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情绪勒索 家庭教育情绪管理案例

情绪勒索 家庭教育情绪管理案例

发布时间:2022-11-24 21:02:39

概念:情绪勒索就是用“绑架勒索”的概念来显化“情绪”施予双方的角色,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的行为、语言可能给对方带来怎样的体验,也能让受予者看到自己在“关系”之中所处的位置与状态,可以说情绪勒索其实是一种通过情绪的施“暴”方式。

情绪勒索之家庭教育实战篇

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换句话说,情绪就是从甲的行动(这里是广义的行动,包含语言、动作、表情等)到乙的行动(这里是广义的行动,包含语言、动作、表情等)之间,在两人心里上演的一系列的内心戏。

借用我们所学的万能公式而言,就是从“感受--认知--信念--决定”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家庭教育当中,常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

①提出一个要求,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长不得超过20分钟;而孩子正看到高潮/玩得开心拒绝停止而

②抵抗;接着父母常见的回答是“别再看了/玩了,你听着没有?”

③施加压力;倘若孩子再不听,父母可能会说“再看电视把你关到厕所里去/再玩把手机给你摔了”,启用

④威胁;威胁之下,一类孩子(A类)就是

⑤顺从了,按照爸爸妈妈的意愿去做了;而有些小朋友(B类)则会,选择继续抵抗或者以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

⑥旧事重演,就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变成了这种“情绪勒索”的交互模式。

而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A类孩子就会形成“限制型人格”;而B类孩子就会形成“对抗型人格”。无论哪种人格,对孩子成长的伤害都是不言而喻的,与圆满人格都是背道而驰的事。

学习以指导实践为导向,那么该如何使情绪勒索的施予双方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建立良性的情绪运作机制呢?音频中除了带我们学习了“情绪勒索”的特征、了解了运转机制,还带着我们从领受情绪勒索一方的角度,通过“停、看、应”三步走,教我们走出领受“情绪勒索”的困局。

在家庭教育中,面对的家长朋友,常常是情绪勒索的实施方,那么我们该如何引领他们走出实施“情绪勒索”的困局呢?透过万能公式,我们发现“停、看、应”的步骤依然适用----

无论处于①要求②抵抗③压力④威胁⑤顺从⑥旧事重演中的哪一个环节,只要父母觉察到自己进入了施“暴”的状态,随时都可以启用“停、看、应”的模式,而终止这份情绪勒索的实施。具体而言:

停,引领父母接纳自己的感受、允许感受的存在。

父母提出要求时,父母的感受是孩子应该按照这个要求来做事,应该思维作祟,该而未为则会有不快之情燃起;

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停止玩手机或看电视的时候,父母不开心、有被挑战的感觉;

父母再次施压的时候,心里涌起的可能是“这孩子咋这么不听话呢?”,感受上升到恼怒的状态;

父母提出威胁的时候,恼怒指数进一步提升;

当孩子顺从时,恼怒的心情稍有平复……

无论父母处在哪一步,当下觉察、当下停止,早一步觉察、走一步停止,都会无限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停下来,停止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强加于他;

停下来,停止正在酝酿、未及冲口而出的话;

停下来,停止正在升腾的恼怒的火气免于生发;

拥抱自己,允许并接纳自己这份感受的存在……(与家长朋友一起练就自己的接纳力)

看,看自己、看对方

看到自己感受背后的正向的动机是希望孩子的眼睛不要受到伤害,是深深地爱;看到对方,是在自己不恰当地表达之下而生出了或恐惧或焦虑、或不安或对抗的感受。

看是觉察。觉察自己的感受与认知,进行正向的转化;觉察孩子的感受,进行至善的表达。

对自己自己的感受需允许、接纳而后转化;对孩子的感受需觉察、辨别而后表达。

应,是表达,至善说出他受、至诚道出己心

《即兴表演》里,著名的yes and,一个关键的部分是“yes之后and之前”的内容,至善而准确地说出孩子的感受,给到孩子强有力的接纳;至诚道出自己的内心----那颗关爱、爱他之心,自然会创造美好的感受给到孩子,那么一切教育悉皆开启……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