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性格>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和症状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和症状

发布时间:2023-05-11 18:01:39

自恋是一种对自己极度自我保护和自我夸大的心理状态。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对自己过高评价、自我中心、缺乏同情他人的疾病。此类人与周围的人相处常会出现各种冲突,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他人及周围环境。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和症状

1.自我中心
这类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重要。他们时常无耻、冷漠、傲慢,既不理睬别人的需求,也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2.过高评价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经常夸大自己的成功、才华以及美貌等优点,对过往的业绩、成绩、智商、出生背景有过度自信的评价,也对自己的行为不做出任何自我否定的评价,缺少自我改进的意识和动力。
3.暴躁和易怒
这类人的情绪常常极为不稳定,情绪波动频繁,容易因为小事而激动。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感受被他人所影响或被挑战时,他们会非常生气,即便没有道理,也不能容许别人的不尊重或对他们的不赞同。
4.对别人缺乏慈悲和同情心
他们不想了解或关注别人的想法、感受或需要,甚至会表现出对别人的轻蔑、嫉妒或同情心缺失的态度。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只关注自己,对别人缺少感官和情感互动,不知道怎样维系与他人的社交关系。
5.需要被赞赏
他们追求成功、荣誉和名望,常常需要通过一些自夸、露骨夸张或通过权力展示自己的重要性、成功的地位和吸引人的能力,希望被其他人认可、赞扬或推崇。他们更容易被大众的同情、喝彩和尊重所满足。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自恋型人格障碍可能要归因于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发现自恋与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等有关,或者说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2.家庭环境的影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出现可能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家长的爱护,爱慕和愉悦行为对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适当的支持和关怀有益于个体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如果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个体可能会变得极度自我中心,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
3.社交因素的影响
社交因素和家庭因素具有重要的相关性,社会文化和环境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比如,一个社会的竞争能否激发个体竞争力,一些东西能否激发对成功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等,都会影响并刺激个体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完整的标准,治疗的重点不是去解决他们的自恋,而是让他们接受现实,正视问题。
1.谈话治疗
谈话治疗是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治疗师可以通过建立信任,了解病人的意见和观点,帮助病人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对帮助病人逐渐认识到自我中心、领域保护、权力、优越感等特点是很有益的。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对在病人想法、情感、动机等方面给予矫正的一种方法。它以客观正确的思维方式、认知和行为定式来纠正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的心理障碍。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有帮助,但快速显效的药物并不存在。比较鸡肋的是,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令病人产生消极和自怜的情绪,但在轻度扭曲、否定性思考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帮助。

小结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个性上的问题,对患者自身健康和社会交往会产生相当的影响。虽然该疾病难以治愈,但在认知行为疗法、谈话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是可以改善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了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将其作为心理社交工作中的一种认识和发现,并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来改善症状,让生活变得更加平衡健康。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