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阿希从众实验 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阿希从众实验 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2-11-23 15:16:05

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很长时间以来,我意识到班上不少同学有这样一种现象:盲从。遇到事情或者问题,容易失主自己的判断和主见,盲目随从别人。也就是随大溜的心理。

那天在课堂上,我出了一道选择题,让同学们集体举手回答。结果,有些同学左顾右盼,手举了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总是根据别人的答案去更改自己最初的答案。

我问“选A的同学请举手。”有位同学举起手。接着,他看旁边的学习委员没有举手,他犹豫着又把手放下了。而当学习委员突然举起手时,他立马再次举起了手。

我仔细留意大家的反应,发现不止这一个同学,不少同学都有这种现象。为了深入验证自己的发现,我故意混淆视听,说道:“你们都确定自己的答案了吗?再给大家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哦。其实我倒觉得,答案C更准确。”

“阿希实验”揭示的这种常见心理现象,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其实C是错误的,我是想看看自己的话,会不会也干扰大家的选择。果然,此话一出,同学们炸了锅,热烈地讨论起来。渐渐地,C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听到有同学信胸有成竹地说:“你们没听到吗?连老师都说C准确了,答案肯定是C啊!”

当我让大家最后一次举手表决时,这次居然更多同学选了C。就连一些学习很好的同学,以他们的水平是能分辨出C是不对的。但是他们还是更改了自己原先的答案,选择了C。

我问一名同学:“刚才,我看到你的答案反复变?这是为什么?”

他不好意思地说:“刚开始,我自己觉得A是对的。可是当我看到连学习委屈都没选A时,我就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就又放下了手。可是后来,当我听到您说到C时,我又想老师总不能说错吧?于是我还是选了C。”

我们要告诉孩子一点:当我们判断一个问题,或者选择一件事时,可以借鉴别人的选择,但是也不一定盲目跟从。有时,更需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阿希实验”揭示的这种常见心理现象,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发人深省的心理学实验:“阿希实验”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了解这种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心理学家做过的有趣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项经典的从众现象研究,即三垂线实验。每组7人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配合实验的合作者,只有一人为不知情的真被试者,真被试者会不断换人。

实验者每次出示两张卡片,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A、B、C三条直线。要求被试者判断X线与哪条线等长。

真被试者总是被安排在最后一名回答,前六名被试者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

实验表明,真被试者会把他人的答案作为参考框架,当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会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也跟着作出错误判断。结果,真被试者的平均从众行为占35%。

西北政法大学的学生亲自再现过这个实验,结果是25%的学生出现了从众现象;37.5%的学生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现象的判断。

采访时,一名同学说:“太恐怖了,一排人都是一个答案。我还以为我眼睛有问题。”另一名同学说:“我就觉得好奇,一看大家都选这个,如果我不选这个,是不是我有点问题。”

“阿希实验”提示了我们常见的一个心理:盲目从众。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怎样教孩子做事避免盲目从众

这种盲从心理,是不是很可怕?它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力。而且这种盲目从众现象,在孩子身上发生的频率更高。因为他们的自制力不够强大,喜欢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风。

于是,“别人都那样做”,就成了孩子也那样做的借口和胆量。

这种盲目跟从是很危险的。可能一位同学面对一件明知道不对的事,本来他不会也不敢去做,但是看到别的同学去做,这等于给不敢的同学壮了胆,他也就敢去冒险了。想着“法不责众”,哪怕受责罚,也有人一起面对,他们就没有那么多敬畏的原则了。

怎样教孩子做事避免盲目从众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

  1. 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意识,坚持自己的观点;
  2. 不要怕出错。知错能改,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有些人盲目从众的原因,说到底是怕自己选择错。所以别怕出错,勇于面对错误也是一种成长的契机。
  3. 勤动脑,多思考。这是保证自己作出正确判断的根本。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都要鼓励孩子坚持适当、适时自己的观点。不过度依附于别人的立场或者观点,不人云亦云,勇敢坚持求真的决心和自信。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