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警惕“倒退型”的自闭症儿童

警惕“倒退型”的自闭症儿童

发布时间:2022-11-22 10:57:35

目前圈内一直认可自闭症是天生的这个说法,也就是说,从一生下来,是自闭症的孩子,慢慢就会显现出症状了。

为什么说慢慢才会显现出来,而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因为谱系儿童在幼儿时期,发育特点表现与婴幼儿不好区分。

比如,你不能确定他们不回应你是因为太小的缘故还是自闭症导致。

还有,自闭症孩子有语言问题,而婴幼儿这时候也不会说话,所以也很难区分是不到时候还是已经深受谱系障碍所致。

过了两岁以后,甚至有的地方三岁多才敢被确诊,而现在十分专业的医生可以在孩子10个月左右,一岁多的时候就能诊断。

按套路出牌的孩子,我们都能及时应对,如果不按套路,那就容易出现耽误孩子的情况。

比如,有一类孩子属于“倒退型”,也就说之前跟正常孩子无异,但是在三岁以后四岁多慢慢变得不爱说话,不回应家长,有些自闭症症状就开始凸显了。

说到这里,我们接第一段话的疑问,自闭症既然是天生的,为什么会在之前都好好的,到了四岁左右才出现症状的问题呢?

警惕“倒退型”的自闭症儿童,有几个要点家长必须知道

按照这个思路,如果两三岁之前的表现如正常孩子一样,那就说明孩子曾经具备正常孩子拥有的所有能力,就算以后查出患了自闭症也应该可以恢复至正常吧?!

可答案并不乐观,“倒退型”的孩子的核心障碍也是一辈子难以根除的,和之前就表现异常患儿是一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只能把问题再次回到对这部分孩子一开始的认知以及其他能力的认定上来的,到底三四岁之前是不是真的和正常孩子没有一丝区别?

还是区别不大,我们没看出来,所以认为他们是正常的。

倒退型案例分析

在我一直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开脱的头一年里,一直用倒退型来解释儿子直到4岁多才确诊的原因。

后期冷静下来的时候,一点点回忆过去,才发觉儿子其实老早就有一些“特殊表现”,只是我们家里人都不肯面对和承认罢了。

比如: 他长期重复只看一部动画片,虽然有些语言也符合语境,但,仔细想想都是动画里的台词,当时家里人觉得孩子运用的还挺好,甚至为此而感到高兴。

事实上,生活中他们确诊的时候语言也稀少,很多时候几乎不动用语言这个技能,而是自己去完成某些事情,家人还认为孩子勤快,不爱支使人。

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喊他名字喊十几遍,不回头,不理会,没任何反应,但当走过去拉他一把示意他干嘛的时候,他也能完成的很好。

家长当时觉得孩子皮,因为他能把指令执行的很好,就把不回应这件事给遮掩过去了。

我带他姐姐出门不带他,儿子从不争宠,无所谓似的,这一点也被当做优点来看了,其实孩子是情感上淡漠,不过分依赖家长。

而两三岁的孩子哪有这么听话,这么乖的,“争”才是正常的啊,当时如果稍稍有点这方面知识也不至于仅仅把他当做是“听话”,而丝毫不怀疑孩子有问题。

如今总结出来写在字面上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挺明显的吗,为什么当时看不出孩子异常呢?

这是因为儿子也有好多地方很正常,活泼可爱,知道帮我搭把手干些小零活,精细动作基本都没问题,很小就学会了自己吃饭,智商也没觉得落后,综合起来就蒙蔽了家长的判断力。

直到儿子去了幼儿园半年多之后,老师看出问题来了,这样的孩子不出去比较可能家长看不出什么,一旦放到小朋友多的地方,许多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幼儿园老师反映:

  • 不跟小朋友玩
  • 自己想干嘛就干嘛没有课堂纪律的概念
  • 没有安全感,总是追随着老师
  • 只认自己那把椅子,换了位置和椅子有情绪问题,感到不安
  • 反复把喝水缸子上的名字撕掉,不能接受上面有东西

这些在家里家长看不到的表现,在学校却如此的凸显和“与众不同”,所以,老师会比家长更加能感觉到孩子的问题。

通过这件事,家长也可以长个心眼,如果觉得自己孩子哪里有些不对,可以多带出去跟小朋友玩玩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康复。

群里有的家长聊起孩子时也多次说:小时候好好的啊。

她家孩子从小会背许多唐诗,认不少字,也可以大段的重复家长讲过的故事。

这样的孩子有谁会认为他有自闭症?

这位妈妈说孩子之前会的技能,后来慢慢居然不会了,比如:语言交流和背诵能力。

因为不是一下子失去的,而是一点点消失的,所以家长也没有及时觉察,就算察觉也以为是孩子不爱说话,没往有问题上想。

其实当后来仔细回忆,才发觉他们身上还是存在着点点滴滴的“与众不同”,比如:

  • 不合群,不爱跟小朋友玩
  • 有不严重的重复刻板行为
  • 滔滔不绝的讨论一个问题,就算得到答案也继续问
  • 很难接受不规则不整齐的事物

他们那些小时候好好的行为表现,也只是局限于小活动范围里,因为小,家长也没多少要求,加上发育范围内有些问题没凸显出来,所以就导致家人觉得孩子本来好好的,是后来出了问题。

这两类在家表现无明显“异常”,甚至还超常的,一旦比较才能发现有诸多问题的自闭症孩子,家长就没往“坏的一方面想”,原因有三:

《一》因为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哪里都好,心理上倾向于不承认,就算看见孩子有点不对劲,也是各种理由蒙蔽自己。

《二》有些异常伴随着正常,而且正常的地方表现出的智力甚至高出同龄孩子,所以通常家长倾向于用正常的表现来稀释不正常的表现,就有了“不可能有问题”的判断。

《三》幼儿时期所表现的技能有限,孩子没有展现出来的部分技能,会被家长认为是发育慢一些,长大就好了,加上眼神和活泼程度都很好,也导致家长大意,不相信孩子异于正常。

还有一类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才停止正常发育表现,也就是说两三岁的时候确实与其他孩子无异,可是到了将近四岁左右,有些应该跟着年龄增长的技能没增长,语言能力也一直停顿在之前。

而孩子由于受无法提升的技能的限制,加上内心想表达的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而语言却跟不上了,就越发的懒得说话,而是习惯于用肢体去表达要求以及想法。

可是家长也不自觉的习惯了孩子的这种表现方式,慢慢融入其中,等到觉得问题大了的时候,去看医生或者看到某些文字知识,才知道这是自闭症的表现。

养孩子是一个责任重大的事情,无论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家长多一事好过少一事,凡事多询问多观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等等看,只要下意识感觉不对劲的地方最好还是早早去看医生。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