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怎样接纳孩子?掌握这3招
发布时间:2023-02-21 16:16:45周末到朋友琳家里去玩,她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文静、乖巧。看到我们来了后,琳招呼着我们,她孩子也帮着给我们沏茶。可就在端茶的过程中,孩子的手抖了一下,茶水撒在了地板上。琳看见后,不停地抱怨孩子,”你怎么搞的,小心点啊,上次也是把水洒了,怎么这么笨啊!”
孩子当即就脸红了,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很没用似的。
随后,孩子进房间学习,发现有道题不会做,便让琳给她讲一遍,琳给她讲解了下,可她还是不会,琳开始有点急了,”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都不会?你先自己看看,不会待会我再给你讲!”
可过了一会,琳忘记了此事,当孩子再过来找她时,她说”再等会,没看到我这正招呼客人吗?”
也许,和琳有类似经历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在对待孩子所做的每件事情上,表现出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好一点,尊敬一点。其实,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想要的,别人也想要。
想要别人怎么来对你,就必须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你想要别人怎么来对待你,就必须做到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种彼此”相互尊重”的表现行为,是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效应,叫”态度效应”。
01 啥是态度效应
所谓的态度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你有怎样的态度,就又怎样的人生。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
:”生活犹如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这就是态度效应的精髓。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实验
说到”态度效应”,心理学上曾有这样一个实验:工作人员在两间房中,分别放入了两头大猩猩,墙上挂了很多的镜子。放入的猩猩,一只性情温顺,一只性情暴烈。
性情温顺的猩猩,到房间后,就看到了镜子里有很多和它长得一样的”同伴”,这些”同伴”似乎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非常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很快便融入到了这个”群体”,与”它们”嬉戏奔跑,和睦相处,关系非常的融洽。直到三天后,它被工作人员拉出来,还依然恋恋不舍。
而性情暴烈的猩猩,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中的”同类” 那凶神恶煞的态度给激怒了,于是,它开始与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打。同样是三天后,工作人员发现它死了,死因是气急败坏,心力交瘁。
这就是著名的态度效应实验。它对于家庭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对于大部分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态度好,多鼓励孩子,那么,是有助于孩子度过入学的不适应期的。
孩子做事,他没做好,帮她努力完成,多安慰她
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情,不管啥事,当他没有做好的时候,父母除了帮助他努力地去完成外,还应该要多安慰他几句,鼓励他努力。这样,孩子才有勇气再来一次。
所以,父母要清楚,你的态度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父母态度好,孩子就会觉得在父母眼里,自己很重要,父母很理解和维护自己,从而激发起自己内心的感恩和把事情做好、报答父母的愿望。
02 “态度效应”在生活及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曾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看见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于是,他便上前问这三个工人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一脸的伤感,苦笑着说,”你没看见吗?搬运石块,砌墙! 每天累死人!”;第二个工人,一脸无奈地说,”在建一栋高楼,这份工作不轻松、也不简单”;第三个工人满脸开心地说,”我在建立一座新的城市,而现在我们建的这栋楼,将成为这座新城市的地标建筑,而我就是建造者之一,想想都开心!”
十年后,第一个工人依然在砌砖,第二个工人成了一名筑楼工程师,而第三个工人成了老板,管理着一家建筑公司。
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对一件事情报以什么样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埋怨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友好,不愿意帮自己,总和自己作对,其实,在埋怨别人时,自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这对别人的呢?物理学上有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意思是说,你给某个物体一个力,那么,发过来,物体也让你承受同样大小的力。这正如《圣经·新约》中所说的,” 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父母要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面对处于成长中的孩子,父母和老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不要用语言中伤他们,对他们要报以友善、和蔼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 ”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孩子以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自己的父母和老师。
记住,大人友善、其和蔼的态度和孩子回应的态度,可以彼此相互鼓舞,温暖双方的心房。
03 孩子入学后,父母应当以什么态度对孩子呢?
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时常鼓励孩子,不要总是给孩子负面评价,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负面的行为和心理,慢慢地他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自卑是一种消息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个性格极度自卑的孩子,一般对自己的形象评价比较低,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拿自己的弱点和他人去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这对身体极其不好。
孩子正处在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父母的看法和态度,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不要随意地贬低孩子,或否定孩子的能力。
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试试下面这3种办法:
1) 不管孩子表现怎样,都要接纳孩子
不管自家孩子表现怎样,父母都要接纳孩子,不要随意说孩子”坏话”:
比如:
”怎么这么大了,作业还不会自己去做?”
“怎么这么笨,讲了很多遍,总会记不住?”
“什么时候能懂点事啊!”
……
如果孩子入学不久,对于学校的环境里还没有完全适应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表现,这时,我们对孩子要持有”包容”态度,不要大肆谈论孩子的错误,默默引导孩子改正,帮他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在《接纳孩子》中,作者曾提到过,”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在接受自己不足的时,更要接受孩子,因为父母的鼓励和表扬是他成长阶段最佳的营养物质。”
2) 如果孩子有自卑的表现,不要随意评价孩子
有些孩子比较怕羞,在生人面前有点怕羞,不敢支声,甚至说话有点结巴,不能完整地说好一句话;
或许有小朋友来找他玩,他把自己的东西收起来,躲得远远的;
他们不喜欢集体活动,孩子自己被否定,即便同学们玩得热火朝天,他内心很向往,但却选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地发呆。
当你的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不要过于担心,记住不要评价他们,慢慢引导和改变就好了。
比如,”来,孩子,妈妈带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要怕,妈妈和你们一起。”
“谁说我女儿啥也不会?她声音很甜美,富有感情,参加演讲比赛很有天赋。”
不过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语,但却能够让孩子的心变得坚定、坚强,更加自信,一旦他能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慢慢地,自卑就没有存留之处了。
3) 不向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父母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之上,特别是给孩子提一些他可能一时半会还达不到的要求。
比如:”你就不能考个前三名吗?” “期末争取全科拿满分!” 这样的话,毫无实际的含义,只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和无用感,让孩子丧失自信。
你要知道,即使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但是他可能在其他方面很出色,很优秀,那么就可以鼓励和发挥他的优势和强项。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个10岁左右的孩子,学习不怎么样,上课老师讲的听不懂,但他很爱做菜,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厨艺。
他的父母起初很反感,他们觉得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应该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提升学习成绩。不管父母怎么劝说和反对,孩子还是一如既往。
后来,父母想明白了,与其强迫孩子不断学习,不如发挥他的专长。结果,他的厨艺越来越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到后来,他竟主动开始学习,成绩也提升了不少。
所以,父母要要多多看到孩子的长处或优点,并积极地引导孩子发挥其长处,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减少自卑情绪的滋生。
综上所述,想让孩子以什么态度对待我们,那么我们就要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孩子,正如上面所讲的,要学会接纳孩子,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和不要向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最后,对父母来说,想让孩子未来生活变得有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他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这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