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训练一万个小时是否一定能变成天才

训练一万个小时是否一定能变成天才

发布时间:2023-02-20 15:45:55

有个说法“在某个领域持续练习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行业头部玩家。”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看,反正我不信。

举一些反例,大家就容易理解了:为啥许多勤奋的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做题,仍然成绩平平? 为啥很多自媒体博主,写了四五百篇原创文章、累计创作一两百万字,阅读量仍跟我持平(大概阅读量100~200)?

当然了,阅读量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写完四五百篇原创,阅读量维持在三位数,肯定不正常。

无论是勤奋却成绩平庸的学生,还是某些输出到吐血、但阅读量惨不忍睹的自媒体博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各自领域花费了天量时间,效果却一言难尽。

出现以上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关键原因至少有一条:大家习惯性在非拉伸区练习。

说到这里,不得不向大家介绍“拉伸区规律”了,也叫做舒适区边缘规律。它说的是每个人的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形式分布,要想真正获得进步,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因为直接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停滞不前。贴一张图,大家感受下:

练习一万小时,真能成为行业头部玩家吗?

勤奋但成绩蹩脚,原因无非两个:

要么是花费大量时间做容易题。毕竟做简单题既不费脑子,又给自己和他人营造了一种“我很努力”的假象,但也遭到了反噬,学习成绩很难有提高,因为刷再多“已经掌握的容易题目”,都没有效用。第二个原因,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征服难题。成绩平平的学生,贸然动难题,很容易打击信心,进而破罐子破摔甘愿沦为学渣。

成绩平庸的学生,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花少量时间巩固“已经掌握的简单题”,花大量时间练习“容易做但经常出错、有些许难度但稍微努点力又能做对的错题”,至于难题和压轴题嘛,直接不碰。这里的简单题、错题、难题,分别对应练习过程中的“舒适区、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困难区。”

成绩平庸的学生,错题掌握十之八九,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应该没啥大问题。同时,原来的难题,此时只需稍微花点功夫也能做对,也就是说原来的困难区,变成了现在的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学生的成绩天花板可不就拉高了么。

有些自媒体博主长年累月坚持写作,但可圈可点之处甚少。坚持写几百篇原创文章,够勤奋了吧?生产队的驴都不过如此,可为啥就是不出彩呢?原因倒也不复杂:只顾埋头写作,没有真正寻找自身问题,并解决问题。用企业家王兴的一句话解释再合适不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首先,大家要有个常识:不管哪个段位写作者,都存在各自问题,而那些取得高成就的作家,无非是解决了一些关键性问题。

例如周岭的著作《认知觉醒》,就解决了“价值”和“可读性”两大问题。这本书干货十足,对脑科学、心理学、阅读、写作等话题进行了科普,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人。同时它解决了可读性的问题,文章有逻辑、文笔很流畅,对于每个理论,都用了许多生动例子进行阐述,哪怕是小学毕业,也能阅读起来不费劲,有点像把米捣碎煮成粥,随后喂到读者嘴里,这样的书籍想不畅销都难。

反观一些博主,他们只用习惯方式写作,从未想过寻求精进、从不在乎读者感受。这种写作方式,显然是掉进了“舒适区练习”的大坑,因为不思考问题,耗费脑能量极少,而频繁写作能产生一种“我很勤奋”假象,所以“不带思考地写作”,也就成了倾向性选择。

我观察一些著名作家,都是通过“每天在舒适区边缘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例如作家九边,刚开始写作,他就定下一个目标“力求每篇文章有价值,读者有收获”,等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后,他才开始练习如何简练语言、如何通俗化解释复杂问题等等。

如果九边漫无目的地写作,或许就陷入了“舒适区练习”,如果一开始求全责备,要求文章既有价值又逻辑性强,语言通俗有趣、文风新颖,那大概率进入了“困难区”,结果很可能是因打击信心而放弃写作,今天自媒体江湖也就没有九边这号人物了。

“舒适区边缘理论”是底层规律,何谓底层规律,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越底层。刚聊完了写作和学生时代刷题,其实阅读、健身、练习某些技能,它都能解释。

例如在阅读方面,很多小伙伴喜欢找牛人要推荐书单,结果拿到书那一刻崩溃了,书中尽是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很快书籍也就束之高阁。因为每个人知识背景不同,同样读一本书,牛人们读起来可能刚好在拉伸区,而我们读起来则在困难区。我们应该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这样才会读起来津津有味。

又比如健身,刚练肌肉时,我们会举轻一点的哑铃,后面再慢慢地加重量。如果一直举7kg哑铃,则掉进了“舒适区”,练再长时间,肌肉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而如果一开始健身举50kg哑铃,轻则打击信心重则受伤。练习某项技能也是。

比如小孩子练钢琴,如果一味投入时间练习,很可能效果不佳,而如果每天多花时间弹奏不熟悉、易出错的地方,则很可能进步神速。

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练习,符合大脑中的路径依赖,耗费脑能量也是极低的,但恰恰也得不到成长,而走出舒适区,持续练习做得不好、但稍稍努力又能做好的地方,就能事半功倍。

问题来了,如何识别舒适区边缘(拉伸区)?或者说怎样进入拉伸区?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提到了两种方法。

第一,凭感觉识别。

例如对于学生时代的刷题,学习专家李晓鹏指出:“‘凭感觉’是学习的秘诀。也就是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也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再比如,当阅读时,我们可能会从书中知晓很多观点或者理论、了解很多场景,但总有一些观点或理论、场景能触动你,能引发你的思考,这些便是你的“舒适区边缘”,此时你只需要围绕触点展开思考:为什么这个点让我有启发?我能举出几个例子解释它吗?我在实践中应该怎样践行?

《认知觉醒》作者说:“读一本书,不需要也不大可能吸收全部知识点,往往消化1~2个知识点,就相当了不起了。”

例如我前年第一次读《认知觉醒》,书中介绍了元认知、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运动、睡眠、冥想、阅读、写作等知识,但“专注力”最触动我,我每天坚持练习如何集中注意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治好了我多年的多动症。也就是说,第一次阅读本书,我凭感觉识别到“‘专注力’处在我的舒适区边缘。”

为啥凭感觉很靠谱?原因倒也不复杂。凭感觉,全称叫 “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而潜意识每秒能运算0.11亿次,意识每秒仅能运算40次,很多思维觉察不到的信息,潜意识早已捕捉到。所以,下一次,请相信自己的感觉。

进入“舒适区边缘”的第二个方法,是目标拆解。

很多大目标看上去遥不可及,对我们而言是困难区,而一旦拆解为小目标,任务立马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这样你就愿意行动了。不信你去看,几乎所有的牛人,都是目标拆解的高手。

最后,用《认知觉醒》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其中正确的方法,关键在于 “舒适区边缘”练习。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