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教育方式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5 17:27:46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知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固然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后天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塔木德》
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如果以世界人口六十亿来计算的话,他们只不过占了0.27%而已。然而犹太人当中却生成了很多的天才,像爱因斯坦、佛洛依德、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萧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等,不胜枚举。
在一八九二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奖可以说是由犹太人所独占,因为有32%的得奖人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为什么犹太人有这么多天才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犹太人的幼儿教育进行得非常好。
01
犹太人有着独特的育人艺术,他们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按学生该走的路来认真地教育他。犹太人很注重因材施教,而且教育方法有很强的灵活性。
在教育学生时,犹太老师对于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他们把好学生和差学生安排在一起,借以带动差学生向好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很有效果。犹太老师奖罚分明,他们会适当地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们不会去惩罚学生的失误,因为他们认为,惩罚失误可能会使学生退缩或者叛逆,而对于大错给予适当的惩罚会使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就是所谓哈柏露塔"(Havruta)的教育方法,"哈柏露塔"的原意接近英文的fellowship,有伙伴关系、友谊的意思,原本是宗教上学习犹太经典的方式,是一个传统的拉比辩证犹太经典《塔木德》一书的研究。由两个学生一组,一起研读经文文本,然后分析、讨论、辩论。 但重点不在于辩论输赢,而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与思考。它注重培养孩子"由内而外地学习",可以不需要老师,引导学习自主高效学习。
哈柏露塔式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组织他的思想为逻辑论证,解释他的推理以及合作伙伴的立场。必要时还要有质疑对方逻辑与想法的能力,提出对方思考的错误。
这种方法,不强调师生关系,而是所有成员以平等的同学关系互相学习与教导。一个人扮演老师,另一个人扮演学生进行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身分的区别,而是在同等地位中,进行大量的互相学习。
犹太拉比们认为,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如果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讲解,老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们完全理解并掌握为止,而不可以对迟钝的学生发火,这是对老师道德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而且,犹太拉比们还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在老师重复了好几遍后才可以掌握讲课内容,这并不表明他比别人差,他不应该在那些只听一两遍就能掌握老师讲课内容的同学面前感到羞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习时粗心大意或懒惰,就应该帮他们纠正错误或者严厉地责备他们,这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老师对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或者视而不见,那么这就是严重的失职。
02
犹太老师注重教学方法,他们要求老师不能强行给学生们加重负担,因为给学生加重负担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必要时,老师要给学生们一些小小的奖励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高兴。老师可以故意在学生们面前摆出"漏洞",然后再通过向学生提问,来激发学生们思考问题的兴趣,从而考察学生们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
如果学生在上课时走神或者捣乱,老师可以把他安排到一个学习勤奋的学生旁边,或者可以像犹太拉比们那样讲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使他们保持注意力。
例如一位拉比在一次演讲中,发现他的听众竟然都睡着了,他很失落。为了能让听众振奋起来,他突然高声叫道:"一位埃及妇女一次生了6000个孩子!"一位学生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就从困倦中惊醒了,他大声问拉比:"这怎么可能?她是谁?"拉比大声答道:"确有其人,她就是约克白德,她生了摩西,一个摩西等同于6000个普通人。"
这位拉比的做法很高明,他用巧妙的语言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他的这种做法值得教师们学习。
犹太人认为,教育学生要有紧有松,不要太苛刻,一定不能像约书亚那样,把学生力拒门外。
一次,约书亚带着他的学生从亚历山大到耶路撒冷,途中经过一个小酒店。酒店的主人知道约书亚是个有知识的人,所以对他非常尊重,非常热情。"这个aksania可真漂亮啊!"约书亚说。
aksania有两层意思,既可以描述酒店也可以描述酒店老板。很显然,约书亚是在称赞酒店设计得很漂亮。他旁边的学生听到老师的话便说道:"她是很漂亮,但遗憾的是她的眼睛小了些。"显然,这个学生说的是酒店的老板娘。
"没有道德的家伙!"约书亚叫道,"难道这就是你整天想的事吗?"于是,约书亚毫不客气地将这个学生逐出了师门。这个可怜的学生知道自己错了,他多次找到约书亚,苦苦哀求老师让他继续留下来,但是约书亚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拒绝接受这样的学生。
一天,在约书亚祈祷的时候,这个学生又来了。约书亚决定收留这个学生,于是,他向这位学生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等他做完祈祷再说。可是这位可怜的学生理解错了,他以为又被老师拒绝了。于是,他黯然地离开了老师,转而崇拜起月神来。
犹太人认为,像约书亚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这是做老师的一大失败。通过这件事情,犹太人也对学生提出了忠告:不能说没用的话和没礼貌的话,言辞要谨慎,学习要刻苦。
03
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是说:"不做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会怀疑得越多,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
犹太老师总结出了许多可供学生采纳与借鉴的学习方法:
第1, 反复学习。
一个把知识复习了一千遍的人,是一个把知识复习了一百遍的人永远也比不上的。这也揭示了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2, 认真阅读。
写完东西以后,要注意再仔细地读一遍,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疏漏。哪怕是写了一封短信,也绝不能因为匆忙而不去再读一遍,要仔细地检查其中的错误。这是犹太人学习严谨的体现。
第3, 在写文章时要正确地使用语法,要注意准确用词。
因为一个人如果在写作上出现了大错误,人们会一直记着他的这些错误,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声誉。对于学习,犹太人精益求精。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在犹太民族那片不毛之地上,在其薄薄的石层底下,流淌着犹太精神和智慧的泉水。"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犹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永不消逝的温情和魅力,那是对人类灵魂永恒秘密的充满激情的探索。"
04
对比犹太人有远见的教育方法,我们课堂教学缺少什么?我以为,重要的是缺"人"——缺思考的人、缺生活的人、缺互动的人、缺平等的人。
我们的课堂缺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接触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小心翼翼的艺术,就如同接触含苞待放的玫瑰花瓣上的晶莹露珠一样,需要世界上最精致的工匠"。
观摩过无数节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总感觉在这些课堂上,无论什么科目,教师都是使出浑身解数,又是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又是合作学习、游戏竞赛,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可这热闹的背后却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什么?缺少的就是教师和学生静静的思考。
我们的课堂缺生活的人。作为家长,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孩子在学校、在家庭的两面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在课堂安静听话的孩子,却背着你说脏话打架等,这也是我们所谓的"玩成熟"的一类学生。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好像只有那些对教师恭敬顺从的学生更能赢得教师的喜欢,评先总是在这些学生中产生。课堂文化和班级管理上的这种专断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的迎合。孩子是很敏感的,很多孩子在这种评价机制的导向下,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本质,迎合老师的喜好。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生活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教会他们掩饰、迎合,甚至是做他们掩饰迎合的催化剂。
我很赞同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观点,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课堂缺互动的人。我常常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问"听懂了没有?还有什么问题?"学生齐答"听懂了"。
教师有时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但在文字表达和解答上的专断并没有改变,教师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答案"但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有创造性、有个性的回答,不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就是排斥、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常常沦为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则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造成学生不提问题甚至懒于思考问题。
我们的课堂缺平等的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
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对学科的体验和感受,主要是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话的形式主义和造作现象,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交流;教师要交给学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会交流;教师要引发思维上的矛盾和冲突,让学生善交流。让知识在师生平等交流中实现无限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