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回家
发布时间:2023-02-09 15:34:24偶尔我也想放空自己。
有自己的一个小空间,抛开一切身份陪自己玩一会儿,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不用扮演什么角色,不用穿梭在七零八碎的外界琐事里,让自己完全属于自己。
你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吗?
在公司从清晨摸索到黑夜,下班回家开车20分钟的路程故意放慢开了40分钟,到家门口了不想下车,在车里抽根烟、刷刷手机、发发呆,等夜幕降临时才迟悠悠走回家。
我相信会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就靠这一点时间消化这一整天的情绪,给自己放松调整心态的机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变成了房子,变得很压抑,再没有那种令我想卸下伪装和防备的归宿感,它好像第二个公司,下班回家就像从一个牢笼走进另一个牢笼。
1.
你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回家的呢?
是从刚毕业那会开始吗?
在职场四处碰壁后回家被父母疯狂嫌弃,被四大姑八大姨的阴阳怪气折磨,“金箍咒”扰得你头疼抓狂。
是从刚步入社会那会开始的吗?
每天作为职场小白遭人不停使唤后,回到隔音不好的小租房里还要被事多话唠、生活作息不好还爱煲电话粥的舍友搞得心烦意乱。
是从谈恋爱结婚那会开始的吗?
与性格不搭的对象三天吵四回,家庭的鸡毛蒜皮让你在感情上备受煎熬。
还是在有了孩子后?
一回家就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围着孩子转,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双负担不断在试探你的承受能力,一步步打破你心灵上的最后一道防线。
又或者,比起回家面对冰冷的墙面,你更愿意出去外面找人说说话.....
每天带着朦胧的双眼起床上班,时刻被迫拉扯起微笑当一个好员工、好下属。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无奈得支撑起倒下的眼皮做一个好父母、好儿女。
在这种每天都重重复复,循规蹈矩的生活中,我只能靠“挤”,挤出那一点点与世隔绝的时光。
2.
以前恨不得瞬移回家的那股劲如今却不由得变成想在小区的长椅上睡到半夜十二点再回家,“磨磨蹭蹭”从一个坏习惯培养成一个熟能生巧的技能。
因为实在没办法,回家不再是呵护,更像是义务,它让我们感到变得越来越累,在家该做什么事好像都成了固定的常态,我们都学会了应付式得过这种没新意的生活。
家门口的风能让自己喘口气,但家不能。
今天偶然刷到一个电视剧片段,一个中年男子在自家楼下顶着寒风徘徊跺脚,盯着脚下崎岖不平的水泥地痴痴的看,对着面前零零散散的碎石头来回地踢,直到一个电话打来,他才一转颓废精神用急急匆匆的语气说:快到啦快到啦就到自家楼下了,今天路上塞车。
那一刻我觉得,我仿佛像在注视着另一个自己。
当然,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回家保留了很大的幸福感,下班立刻回家,能“葛优摊”、能“摆烂”、能肆无忌惮的解放自我,这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休息机会。
当在家能让你随意吐露心声,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家人、舍友都愿意给你一个安静的空间去“续命”,那回家也就真的成了一种期待。
3.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大家都需要喘息,给自己、给别人留一点时间和空间去自愈临近崩溃的情绪,将情绪发泄在家门口,顺便也充一下电。
以饱和的精力和心态去面对下一个“任务”,这也许也是一种优化生活、减少疲惫的方式。
我们在车上思绪游离,逃避回家的那几个小时,也是为了磨平我们身上被外界戳上的锋针,不让它伤害到家里最亲近的人,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回家”。
当回家变成了一种“艰难”、一个“重担”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它在提醒我们需要停下来去为自己疗伤了。
要学会适当的为自己找一个暂时脱离世界的借口,也要学会成全别人,给他们一个“自救”的机会。
但我们更要明白的是,无论在哪个场合,家都不是羁绊,我们也要永远学会做回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