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阿q精神怎么理解

阿q精神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3-02-09 15:28:59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主人公阿Q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不朽文学典型。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时,并非就事论事,只是批判阿Q本人或者某个阶层,而是把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国民性心理进行批判。"这个象征物凝聚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苦与悲,泪与笑,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这是作为精神胜利法集中体现者的阿Q在鲁迅思想体系中的真正位置。阿Q身上,凝聚着鲁迅对整个中国历史,对于整个民族心理的思考。""阿Q是说不尽的",文艺界对阿Q的批评角度很多,研究的范围也很广。"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新世纪以来,学者们逐渐发现阿Q精神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阶层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普遍存在的存在与尊严的问题。

一、存在于未庄的阿Q

阿Q是谁?是一个"没有籍贯"、"没有家"、"没有固定职业"的农民。这样的一个小人物是怎么被鲁迅塑造为一个典型的文学人物呢?

"说不尽的阿Q"——阿Q精神的存与亡

别林斯基说:"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所谓"熟悉"指共性,必须有高度的社会概括性特征,蕴藏这一定的社会本质的内容;"陌生"指个性,这一文学形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即特定的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方式。阿Q作为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是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一方面,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国民性,是民族痼疾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阿Q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都觉得阿Q似曾相识,却无法从身边找出一个这样的人。

塑造一位典型人物,是无法离开典型环境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典型环境是一定历史时期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作者无法离开社会环境来塑造人物,人物的性格发展看似在作者手中,但是好的作者并不能滥用自己手中的写作权力,需要考虑到人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只有符合在这个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发展才会成为典型。

阿Q出现的典型环境是一个中国农村的缩影——未庄。这里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赵太爷、钱太爷是庄里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所代表的地主阶级有着不容置喙的权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理所当然地压迫着"阿Q"们。在这个村庄里,一切是死气沉沉的,人们浑浑噩噩地活着。每天承受着奚落、欺凌的阿Q从来没有想过反抗,他用自己的方式消化掉所受的欺凌,第二天,还是那个生活在底层的阿Q,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在未庄,阿Q是一个经常被遗忘的人,他没有家,寄居在土谷祠;没有固定的职业,靠做短工维生;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二、被未庄"吃掉"的阿Q

文化是不可选择的,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人自出生就成长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他们无意识地继承着本地的文化传统,像是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权利崇拜是非常严重的,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有着严重的"官本位"的思想。随着民族历史的推进,对权力的崇拜,步步积淀在国人心中,在无形之中支配着国人的思想,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鲁迅笔下,整个未庄的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他们认为赵老太爷不会错,因为有钱有势的人一定有理,这就是未庄人的价值观。奴性意识和行为是鲁迅最用力批判国民性,鲁迅不仅将矛头对向阿Q,也对向欺凌、侮辱阿Q的人,他们侮辱别人的自尊,漠视人的生命,以坐稳了奴隶而自豪,这是更深的悲哀。阿Q身上的奴性,生动又直观,面对比他厉害的人物:赵太爷、假洋鬼子等,阿Q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安慰自己被赵老太爷这样"有身份"的人打是值得骄傲的,生理的苦痛甚至被精神上的崇拜意识给磨灭,他不断地贬低自己,直到适应了那种被打被骂的环境;面对比他更受侮辱的小尼姑、老尼姑,阿Q自觉地完成身份的转换,将自己放在之前老太爷的位置上,偷了老尼姑菜园中的萝卜后无理取闹,对小尼姑动手动脚,对作为奴隶的阿Q来说,被人奴役而转身去欺凌、侮辱不如自己的人是必然的。

人们为做稳了奴隶而高兴,也为做奴隶不得而害怕,严酷的等级观念让社会中的统治者永远居于高位,被压迫者不思进取。社会如同死水一般,但是当压抑到极致时便会爆发,可惜的是根深蒂固的奴性让爆发后的社会开始新的轮回,反抗者成了新的统治者,旧秩序仍然没有变动。阿Q本人深受未庄影响,他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因此一开始对革命深恶痛绝,只有当得知革命可以让未庄的人刮目相看时,才参加了革命。我们毫不怀疑,阿Q式的革命注定以悲剧收场,因为即使阿Q赢得了革命,也不过是再建立一个压迫他人的政权,成为新的压迫底层人物的统治阶级。

除了权力崇拜,还有祖先崇拜,美化祖先是每个中国人自觉的追求,阿Q被看不起时,理所当然地抬高祖先,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当阿Q被打时,心里是委屈又悲愤的,但骂了句"儿子打老子"后,就不再痛苦;阿Q在狱中,因为圆画得不够圆而苦恼,一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就"释然"了。他在混沌的陶醉中苟活,在虚幻的陶醉中堕落,最终失去自我,只保留了生命的空壳,永远笼罩在被人欺凌的悲剧之中,他没有未来,不可能走向自我实现,最终只会走向末路。

三、未曾消失的阿Q

阿Q是奴隶失败史的血的结晶,是中国底层人民被压迫的历史。所以有人说:阿Q生活的时代越来越远,一去不复返了,其精神胜利法也丧失了社会基础,人民已经杜绝了产生它的根源。但实际上,小尼姑曾骂"断子绝孙的阿Q"并没有真的消失。余华说:"他(鲁迅)的独特和深刻,使他仿佛高蹈独异,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但同时又属于任何一个时代。"阿Q,因鲁迅深刻的思考和高超的艺术塑造能力而被赋予了超越时代和国界的特点。

我们看到,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阿Q像杂草一样用力生长着,鲁迅说:"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植物被压在石头底下,只好弯曲地生长",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他抵抗着重压顽强生存的表现。阿Q也有自尊心的,甚至是自负的,别林斯基说:"真理和人的尊严遭受凌辱是不能忍受的。"但是阿Q的社会地位太低,他没有任何维护自己尊严的武器,无法阻止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所以以一种变形扭曲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当面对比自己厉害的人时,他用精神胜利的幻觉来维持心理上的平衡。

阿Q精神无形地存在着,自欺欺人、善于遗忘这些特点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普遍的弱点,外来刺激无法被消除,心理的承受能力又有限,为了调节心理的平衡,就会企图在幻想中来获得满足,正如西方的《狐狸与葡萄》的寓言一样,"酸葡萄"心理一样是人类调节自我的防御工具。许广平认为阿Q"不但代表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同时也代表世界性的一般民族弱点",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评价《阿Q正传》:"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付苦恼的面孔",印度作家班纳吉同样认为阿Q只是名字是中国的,而其精神胜利法是被奴役过的国民所共有的。

当基本的生存权利被剥夺,而欲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时,人们便会试图在幻想中得到满足,以此使身心得平衡。只要"阿Q"处于外力的压迫之下,他自身的基本诉求不能实现,又不能以积极向上、顽强抗争的态度对待人生,而是以自欺欺人、消极退缩的方式苟且偷生,那么"阿Q"就会一直存在,不仅是在中国,更是在世界所有人之中,而精神胜利的现象也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