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悦纳自己 面对并不完美的人生

悦纳自己 面对并不完美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3-02-08 16:23:33

“世界不比从前,我们一如既往”——致平凡的我们

如何面对并不完美的人生?心理学解析:自我悦纳

四月风和,外卖小哥小L最近进步明显。回想刚开始,哪怕是配送一杯近在咫尺的热饮都显得手忙脚乱,面对复杂的路程,配送的东西较多时更是无计可施。

有段时间,连续奔波的小L嗓子发炎,高烧不退,咳嗽不止,整个人浑浑噩噩,苦不难当。如今,半年过去,他已能娴熟的穿梭在街坊小道,高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配送过程愈发得心应手。

看着自己的蜕变,他又惊又喜,心里盘算着:“嘿,今天又多跑了两单。”

五月星雨。情人节,偌大的服装店里,女友试穿了一款旧款连衣裙。一出试衣间,曼妙的身材与端庄典雅的服装相得益彰。镜子前,女友泛起了红晕,一副留恋喜爱的样子。实际上,这条连衣裙售价并不贵,在这条商业街中也属于中等偏下的消费水平。

但当小L下意识地回了下神,手机显示银行卡里只剩3位数的余额,他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来这座城市后,尽管他俩一直努力打拼,节衣缩食。但面对房贷,生活的压力,仍然入不敷出。女友看出了小C面露难色,意识到了什么,拉着他就往外走。

临出门,一旁的店员充满惋惜,“你女友穿上这件连衣裙真的非常好看啊”。

相信很多人都从这些片段中,感知到了“不完美”,它们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为之头疼、困惑,甚至自卑。它就潜藏在我们大多数人最平凡的生活中。

自我悦纳概念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悦纳(self-acceptance)。指我们在面对、接受自我缺陷的基础上能够正确面对自己

自我悦纳有三个层次:

一是感知现状,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类似于有自知之明。能恰当评价自己的人,往往会更好的感知并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是无条件接纳自己,做到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接受了自己,也就更容易接受外部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物。

三是纯粹的热爱生命,自我肯定。拥有了高水平的满意度和满足感,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冲突。

如何悦纳自我?

1、正视缺陷

勇敢地告诉自己:“我可以面对它。”

任何类似逃避、忘记、转移的行为都无法帮助个体绕过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负性心理。积极心理学倡导,在转瞬即逝的生命里,我们需要走进自己的内心,感受生命的意义,以及我们身上的那些不完美的存在。

2、自我认知

尝试告诉自己:“我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从广泛意义出发,生活多元庞杂,人亦是多维整体,并不是某一方面。很多人往往因为一方面的事件产生了大量负面自我认知,这些认知偏差催生了不合理信念,导致心理异常并泛化行为。

事实上,缺点永远是与优点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缺陷的存在也有其意义,也许那些缺陷正是我们完成自我超越的重要契机。

3、情境认知

坦然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虽然生活让我们举步维艰,天天加班的日子让人无暇自顾,但至少目前为止,钱还够花,饭菜尚可口,衣着也相较光鲜。

当然,你还会希望更多,所以选择努力工作,生活。请尽可能收集实际生活中让我们产生自信的事件,保持频率去回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抗我们隐藏的“不完美”情绪。一个能真心悦纳自己的人,可以从容对待得失,平心静气与人交际,处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

4、社会支持

坦然告诉别人:“我可以讲给你听”。

体验并与他人分享自己取得成功时的喜悦。反之,告诉对方自己失败时的低落,(也许有些朋友难以将失败进行分享,但当你放下包袱,尝试诉说自己的失败,往往获得了更多强力的力量。新东方俞敏洪就喜欢从自己的失败经历说起。

敢于复盘那些不完美经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悦纳的表现。

“不完美”情绪的由来

  • 外部评估
  • 社会比较
  • 群体极化思维
  • 个体思维模式

不完美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先分享一则小故事:

7个小孩不听大人劝告在一条正在运行的铁路上玩耍,而有1个小孩听了长辈的话,选择在废弃的铁轨上玩耍。这个时候,两辆列车驶来,8个小孩同时面临危险。现在请问,你选择放弃不听话的7个小孩,还是那个听话的小孩呢?

从群际角度来看,多数人的选择一定是放弃那1个小孩。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常常为他人的错误买单,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是外部评估诱导的决策,是不完美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则是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心理可以部分解释我们不完美情绪的来源。因为不断地对比,我们很多人都活在一种对这个世界不满意的状态下,总觉得“不够”,不断抱怨这个世界、身处的环境,对自己更是感到失望悲观。博弈论的相关研究表明,有时候我们宁可一无所有,也不希望对方获取的比自己多。

第三点则是群体极化思维。若群体(特别是来自生活中的重要群体)对我们有文化观念附加,就会严重影响到我们。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将胖视为丢脸,你可能不以为然,当十个人这么说的时候,你将信将疑,当一百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人都这么说的时候。你会觉得,如果有天狂风大作,万一别人都被刮走了,就你刮不走,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最后则是个体思维模式。沙漠的半杯水,有的人会说:“我还拥有一半的水,还不错。”有人会说:“只有一半水了,完蛋了”。同样情境诱发不同心理。个体思维模式是一个内部评估的过程,家庭经济、成长经历、遗传、人格等因素都是可能的诱因。

这些因素都能让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认知事物带来的消极结果与自我关系的评估。有的人总是可以沿着一些话,想象出一万种负面的可能。

思维平衡的人会在一种满意的状态下,心平气和地争取;而思维失衡,聚焦不完美的个体却是在相对负面的情绪状态中挣扎奋斗,整个索取的过程充盈了太多的焦灼。

结果,即便等到拥有一整杯水后却也无法满足。甚至拥有了湖泊,也难以珍惜和感恩。而在不远处,有人却因为看到湖泊里面的鱼儿而欢呼雀跃,感恩世界的恩赐。

最后的重点是,世界上,这个不完美的我、不杰出的我、处处都不出彩的我,也许会拥有一些优点的我,是否依然可爱,依然值得被爱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希望有一天,你因为不完美而生气的那些理由会成为最骄傲的过往,最黑的夜晚也成了最值得称道的坚持。当你通过努力做到一个又一个突破,你能够感知生命的真谛便在于此。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