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视崖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11 17:06:11通常来说,我们利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那么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从逻辑上来说,人对深度的知觉能力是一种天生存在的机制,是不需要经验来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埃里阿诺?吉布森和理查德?沃克的实验研究。
本文参考:《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实验目的:
检验深度知觉是否是先天形成的。
实验假设:
深度知觉是先天形成的。
实验方法: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4英尺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子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因此,从浅滩边上看,图案好像直接落到了地面,但实际上一块玻璃覆盖着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1英尺宽的中间板。
因此,从浅滩边上看,图案好像直接落到了地面,但实际上一块玻璃覆盖着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1英尺宽的中间板。为了比较人类与小动物的深度知觉能力,对其他种类的动物也进行了视崖实验(当然没有母亲的召唤)。这些动物被放在视崖的中间“地带”,观察它们是否能区别浅滩和深渊,以避免摔下“悬崖”。
实验结果:
在研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太过固执。当另外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只有3名婴儿,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极为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
当研究者把出生不足24小时的小鸡放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它们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小山羊和小绵羊也同样不会。
而小老鼠它们对浅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这可能是小老鼠对视觉依赖性不大的原因。
实验意义:
在对于深度知觉是天生还是后天的讨论中,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装置虽然这个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争议,但这也给予了后来研究很大的启发,行为科学家能够用一种明确、系统的方式去研究深度知觉能力。行为科学家对这种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一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中,真相可能是一种折中的情况,即认为是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所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深度知觉能力可能在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但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是婴儿到了能够爬行的年龄并遇到危险后,通过经验习得的。
实验应用:
吉布森和沃克发明的视崖装置,在如今研究人类发展、认知、情绪甚至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伯杰和爱波勒最近的一项研究引用了吉布森和沃克的早期研究,他们关注初学走路的儿童是如何分析深度特征。有的研究者也利用这一实验装置来治疗恐高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