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为什么总是在选择之间那么纠结

为什么总是在选择之间那么纠结

发布时间:2023-01-29 10:00:38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要,真的吗?现实并非这样。

商品过剩时代,电商平台更加凸显为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提供“特定商品”的特征,甚至每条KOL产出的内容都打上博主“自我审美观念”和“处世哲学”的标签,这让人无时无刻都面临“选择”。

比如:

生活中,闹钟响后直接起床还是再睡会儿?发个朋友圈到底要选择哪张配图?购买手机,选择Android还是IOS系统?

工作中,选择“有发展”的初创公司还是做大厂稳定“螺丝钉”?某个项目预算不多,做还是不做?领导决定的事我有更好方案提还是不提?

1973年,普林顿大学哲学教授瓦尔特考夫曼,首次将决策时的恐惧称为“选择恐惧症”。

通常形容一个人做某事、购买某商品犹豫不决,下不定决心的状态,好像脑袋中有“两个思想”在打架,属于心理亚健康。

很不巧,我也站在该队列中,每次面临A/B两种情况脑子会瞬间“熵增”,值得欣慰在于“我并不是孤独的”,身边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许多人总喜欢在细枝末节小事上折磨自己,正是“做某事一开始就要更好”的思维方式,才造成陷入一个不敢开始的尴尬境地;到底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有必要认识下背后产生的主要因素。

为何选择困难

选择恐惧,在英文中对应词汇为(Decidophobia)。

由决策和(decide)与恐惧(phobia)两个词汇组成,尽管在网络中有无数关于选择的案例,但大多数不过是人们借此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临床并没有这种心理疾病。

现有资料中,也没有人因为难以做出选择而焦虑到生病的阶段,虽然有少数群体存在,通常是人格特质造成的;这种特质我们一般称为“优柔寡断” 。

心理学中与“选择恐惧”相似概念是“决策困难”(indecision),主要形容在某个领域中所面临的决策,如同职业选择、交友或职业偏好。

由于无法果断选择出更偏好的产品、职业使推进变得困难,严重者耽误发展或不能享受优质产品带来的服务。

然而,选择恐惧真的存在吗?

心理学家谢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Ta把分别准备好的6种与24种口味果酱放在桌子上,来购物的人能够免费试吃,以统计最后是否真花钱购买。

结果,不论哪一种选择人们只会品尝其中一两种。

此外数量会影响购买意愿,少量时有30%的人购买其中2-3种果酱,但多量存在时,却几乎无人愿意购买。

这件事情说明什么呢?

当过多选择存在,我们没法考虑所有,甚至造成甘愿放弃的可能;后来一些研究员也认为,即便选出一种1-2种,人们也会“不满意”甚至造成“后悔”的可能。

其实造成的主要因素存在两个方面:1)选择情景特点,2)选择者本人特点

前者上面,假设商家提供选项过多并彼此之间高度同质化,并且都没有绝对优势情况下人就会十分纠结。

反之,若每种选项只有几个有限属性需要考虑,或者各选项之间“优劣分明”,某个选项大于剩下全部,那即便数量再多也不会带来困扰。

比如:

我用了近5年的Macbook准备换新,结果看到新款从Air到Pro,从M1、M1Pr、M2不同芯片,社交媒体平台各种博主的建议眼花缭乱,导致最后我决定放弃,认为旧产品还能再战两年。

据此,选择是否让人纠结,不在数量多少而是我需要处理多少信息。

面对处理器、屏幕显示分辨率、内存、价格,当需要处理的信息大于个人信息加工能力时,即出现信息超载,(Eppler & Mengis, 2004)。

这种超载不会影响决策质量,还会延长时间,导致个体延迟甚至不做决策(Sicilia& Ruiz, 2010);试想下,你面对海量信息难以做出满意决策,只会想着再等等,或者看看别人怎么说,这就产生所谓的选择恐惧。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 也曾指出“当个体同时产生两个或以上相互抵触的动机时内心会产生矛盾”,这种「多重趋避冲突」会让人更难受。

什么意思呢?

大脑接触到某个产品时,会习惯就选项之间的相对吸引力进行分析,若两个只能选择一个相对更容易决策;但现实往往在预算有限情况下“两个选项会相互排斥”。

你想要大屏价格需要加800元,不要就面临忍受小屏体验度的下降,你已经知道有“大屏这件事”的信息,即便下单后也会有种“美中不足”的感觉。

后者方面,本人对某个领域信息掌握程度多少也会影响“最终选择偏好”。

以照相机为例,镜头参数不下几十种,有些针对vlog,定焦人像、或广角,一个小白用户在技术信息缺失下很容易陷入纠结;如果是一名相机发烧友,有关各种参数烂熟于心就不会有此类情况发生,他们还能针对性做出「选择偏好」。

这如同,日常嘴边挂着“随便找个对象”的人往往不好找对象,点菜时“我不挑食”你随便决定反之更难伺候。

因为没有明确偏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优柔寡断”。

值得一提的是,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做选择时会默认根据效用(utility)最大原理决定,即我们的选择要在所有选择中是最有利的那个;然而,实际却出现“最优化决策“和”满意性决策”两种情况。

最优化决策的人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来搜集相关信息,把所有事项弄清楚后再做定论。

如同,在社交网站找对象,通常会浏览更多潜在对象后把年龄、颜值、学历进行对比,然后进行联系。

满意性决策的人并不追求“最好的”,而是只要眼前的选择令自己感到舒服就好,并不为后来出现得“更好”感到后悔。

美国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曾做过一项实验把两者进行对比:

第一种情况下参与者可得3.8万美元年薪,但同时年薪之后3万;第二种情况下,参与者可得到3.5万美金年薪但同时年薪都是3.8万。

结果,第一种类型的人要比第二种赚的钱多一些,但第一种更容易不开心,所以人做出的选择并不会基于幸福指数判断,而习惯基于攀比之上。

一言贯之,选择恐惧由信息密度、情景、个人决策偏好三个方面所支配;满意性决策最幸福,最优化决策具备强烈的社会属性,不仅要自己眼中最好,还要别人最好。

追求绝对正确

美国经济学家加瑞·贝克认为,人们的选择并不符合“经济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即,个人感觉能够理性权衡成本和收益并做出实际利润最大化决定,可工作常常出现「系统性偏误」。

什么意思?对一件事的选择,我们会根据记忆、搜集有利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来支持“已有想法”或“假设的结果”,最终造成想要的结果与期望相对而驰。

比如:决定一个项目完成的质量。

事实中并非“选择”如此简单,作为管理者如果拥有充足的信心,哪怕仅是过度乐观,都会改变最后结果;可有些场景却不同,你选择股票时的乐观并不能改变“股票本身”的变化。

那么,有些选择看起来很容易,背后需要在「个人决策偏好」和对「结果预测」两者中不断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才能判断的更加精准,看起来就像赌徒谬论。

其实,一点都没错;举个简单例子:

我身边部分人嘴上说着热爱写作,可每次对着电脑发呆半个小时也不知道如何开始;还有一些人认为「写作、拍短视频、锻炼某个技能」很难,需要先报各种课程学习然后再行动。

难道他们真的不会吗?并不是。

一切是他以往“最优化决策的偏好”造成先选择去学再行动(收集大量信息),而忽略“边行动,边学的力量”,结果导致大脑中信息过度增加,反倒无法开始。

再举个例子:

每个B轮+企业做战略,创始人总会拉着高管团队基于市场情况、相关报告分析竞品,商讨后确认未来方向;有时中间几个月的选择、改变、反而最终还是相信当初的选择。

另外在选择过程中,人们希望自己的判断高于「竞品」的决策,以达到新的战略高度,然而他们却忽略“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ve)的核心在「时间效率」和「认知重塑」。

作为管理者比较清楚,要想比对方做得好,自己必须推算出竞品下一步市场策略,抢在对方前面进行业务或技术创新;可事实是,创新本身是先「抄袭」。

动态竞争过程中我们的认知会一次次被改变,你根本无法保证“昨天的选择”明天就正确,所以,总想在开始就想比别人厉害根本不存在,都是大脑的假象。

最典型的案例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和石头剪刀布游戏,理性下的选择结果未必是最好,因为最终结果被“中间规则制定者”所控制,很多选择不能通过理性下的博弈获得答案。

同时,一些人讲究绝对选择正确,常常忽略“终局思维”。

比如:你认为是人才决定业务,还是业务决定人才?也许你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事实中很多大佬的认知告诉我们,在后者。

雷军创业之初80%的时间花在找人上,曾为找到一名硬件工程师连续打过90个电话;曾花3个月用十几次长谈换得一位候选人点头,这些均因为「业务模型」已经确认。

其他领域也同样,如体育行业,教练的选择能够影响运动员最终在竞技场的表现;在政治领域,尽管选民投票虽是一种选择,但选择自己喜欢的竞争者,未必就是最适合的。

据此,把镜头拉近到当下,很多人在选择上徘徊,是因为对事项、目标需求不清晰。

如果非常清晰就不会在选择上浪费太大成本,当然你也许会说“需求不需要选择吗”?在我看来,需求是动态过程。

这就像画家达芬奇所述,所有的知识都源于我们的感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有固定意义,到最后,价格也不过是一种认知而已,毕竟每个时段看待事物角度都会发生不同。

说白了,讲究绝对正确的选择是一种谬论。

人算不如天算,这并非说就不去选择;而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不止于上述中“系统性偏误、高于竞品的眼光、忽略终局的思维”三个方面。

看得见的属于可视化选项相关因素,那些看不见的更容易让人出错。

比如,你渴望得到某个商品,竭尽全力获得它,可当得到后却发现没那么开心,甚至认为不值那个价格,这就是典型的“误以为想要”(mis-wanting)。

自我觉知被影响

向内求角度出发,之所以会在选择时陷入“想要”的困局,是因为心理上存在情感预期偏差(affective forecasting)。

也就是,人们渴望得到某件商品时,往往会以为一旦得到就会长期获得快乐,但等到实现那天才发现,快乐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远不如预期。

一些研究中也发现,在选择这件事上,智商并不能帮上忙,更高的智商可能会做出更蠢的决策,这是因为智商高的人更可能受到“我偏见”(myside bias)的影响。

也就是,他们往往更以“自我为中心”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更容易选择地关注,更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这也刚好和系统性偏误有所相似。

生理层角度出发,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生存在资源稀缺和充满威胁的环境中,这种进化环境决定了人大脑最底层生存逻辑和价值倾向,更在意推迟或回避。

此外,人的理智脑往往用在处理复杂问题上,在消费世界里,一旦试图自我试图追求“效用”最大化,那就需要接受更多信息,这可能会把选择“消耗殆尽”。

这方面哈佛大学认知神经学家Buckner实验也证明,在“好的”或“对人们有更大吸引力”的选择上,会让人们感到痛苦。

当然,四种效应也常常导致我们选择痛苦:1)体验效用,2)期望效用,3)记忆效应,4)峰终定律

试想下,你为什么去看某个电影、打卡某个网红餐厅?是因为其在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让自我产生了期望感,才迫使自己去选择。

然而,不论这次体验后感受好坏,它都会形成体验效用(experienced utility),可一旦体验后,人的记忆与过程好坏就会形成“峰终效应”。

当下次在街道上、咖啡厅再次听到某首CD,脑海中就会对过去体验记忆进行回忆,那么,你“未来的选择”从而又会基于脑中对过去的体验,形成“期望”。

也就是说,只有当体验效用符合我们的期望效用,而记忆效用又忠实地反映了体验效用时,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才不会选择偏差,这种情况很少见。

一切若意识不到很容易造成「自我觉知偏差」。

毫无疑问,任何选择背后都有大或小的影响,因此,不要在选择上投入太多时间;那么怎么摆脱这种潜意识控制,让自己的决策大概不会后悔呢?

怎么有效选择

亲身实践得出的四个有效方式:1)认知闭合需要,2)把选择做替换成不得不,3)衡量幸福和痛苦程度,4)为10%动机服务

所谓闭合即当我们面对模糊选项时,先用终局思维给出一个明确答案的欲望;不论什么答案都比混乱、不确定性要好,在寻找答案过程中,用「紧迫」和「永久」倾向去完成。

前者,可以快速通过信息搜索形成对目标问题的尝试假设,越快越紧迫越好;后者,想法设法利用信息证实上一阶段形成的假设,越可靠越好,越永久越好。

比如,“购买一台电脑办公使用”。

对于什么时候买、预算多少很轻松可以得出答案,然后围绕“品牌,办公场景”等关键词在社交媒体平台看一些博主介绍,很容易得到答案,切勿贪多,同样该方法我也用在其他方面。

大量研究指出,认知闭合核心让我们“抓住目标”需要,以及设定目标后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的冲动而非选择上,这种高效的感觉,正是利用大脑喜欢确定性的习惯,逼迫自己去完成某个事项。

其次把「选择做」替换成「我想要」后,我在工作上效率提高一倍。

很多时候我们逃避的是那些没有安全感,不能长期掌控的事情,犹如上班这件事,你不得不做,还得做。

假设你告诉自己,我是选择去上班的,主要想提升自己后得到更高薪资报酬;可能就会在心理、工作态度上有很大转变。

该怎么训练这种思维呢?你可以用“我选择是因为我想要”的公式套入到各种场景,并在背后找到一个关键理由支撑。

比如:我选择写作,是因为我想要在阅读过程中沉淀更多思考,如果我不学习很可能会落后于别人;我很讨厌写项目报告,还愿意坚持下去是因为我不想失业,不想没有稳定的收入等。

明白该思维后,你能解决很多工作层面选择及态度的问题,尽管转变过程需要刻意练习,至少它是正向的。

其次,《重塑幸福》这本书有句话给我很大启发:

“决定自我能否成功和幸福的因素不是你想得到什么样的享乐,而是你想忍受什么样的痛苦”,这句话倒出了人生的真相,也道出了幸福本质。

就是,痛苦本身属于生活一部分,不可避免,而幸福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在选择时到底追求“最优化决策”,还是“满意性决策”,假设任何事都想掌握全部信息后再定夺,那幸福属性就会降低。

因此,从生活层面当对某个物品是否购买时,我们就可以用“幸福”指数判断。

如同,很多人买手机,预算就那么多,如果突然加2000元换一部更大配置,可能需要面临”另外一部分痛苦”承受。

为10%的动机服务是我长期在拿不定选项时的“阵地思维”,生活中找到更重要和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10%的动机。

也就是,尽管每天选择很多,拿不定主意时先想想“该选择对我个人长期动机有无帮助”。

试想下,你有长期关注的事情吗?

好比“我愿意5年坚持写作”,面临选择“书桌、椅子、书架”等选项时,我就会思考是否对写作这件事有帮助,能否创造更高效环境。

如果找不到10%的动机,你必然会把注意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选择中;大多数人每天忙碌,实则想要兼并的选项太多。

只有利用好“认知闭合需要,选择做替换成不得不,衡量幸福和痛苦程度和为10%动机服务”四个法则,去衡量一件事情、职业生涯、某种关系时,才能享受更高层次快乐。

总结一下:

美国精神病学家BruceD.Perry曾说,要发展出自我,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并在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中学习。

与其在选择上纠结,不如把精力投资到“选择后”如何价值最大化,做得很好;这样,你不是选择了一条路,而是创造出你的路。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