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错觉 所谓的“真爱”只是一种错觉
发布时间:2023-01-29 08:41:26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个人都活在属于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犹如井底之蛙,浑然不知。
就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
一个人越是心智成熟,越会发觉自身的渺小与无知,并开始重新审视生命中曾经习以为常的人或者事物。
比如说,我们曾经以为社交场上的主宰是情感,慢慢读懂人性后才发现:人际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价值交换。
一般人都比较感性,喜欢用是非对错去评判某个人或某件事,因此他们总是为情所困。
但是高手深谙心理学,喜欢研究人性规则,因此他们可以一眼看穿亲情、友情、爱情、事业、人生。
今天我就从人性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爱情”这个话题,因为当我学了心理学后才发现:所谓的“真爱”,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为什么说我们眼中所谓的“真爱”只是一种错觉呢?
因为爱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很容易欺骗我们理性的大脑的,而且感觉也很容易逝去。
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大脑里会分泌许多让人快乐的多巴胺,并让我们爱上这种感觉。
恋爱中的人总是智商降低,感性占据主导,喜欢“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对方是最帅的、最漂亮的、最温柔贤惠的,还觉得对方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人,自己要非他不嫁或非她不娶。
因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所以你认为自己遇到了真爱,觉得自己以后再也遇不上给你带来这种强烈冲动的人了。
其实,这种感觉就是一种非理性的错觉,如果你理性思考一下就会明白:
难道对方真的那么完美、那么优秀吗?
难道他或她真的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人吗?
难道你就敢肯定自己以后再也遇不上给你带来这种强烈冲动的人了吗?
想明白这些问题后,我们就会知道:所谓“真爱”只是一种错觉,或是幻觉,是大脑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非理性状态。
这种错觉是多巴胺激素作用的结果,我们甚至可以将其归结于“欲望”的作用。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如果你将这句话领悟透彻了,便可读懂爱情里面的心理学,以及人性的规则。
人在没有达到某些目的,没有得到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内心永远在骚动,欲望很强烈;为了满足欲望、达到目的,即便是付出和牺牲很大,都在所不辞。
因此,我们看见情侣爱得死去活来,被他们之间的互相付出而感动,并认为这就是“真爱”。
但是,当欲望得到满足,小两口从情侣变成了夫妻,他们的心理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叔本华有句经典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无聊。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结婚之后,激情褪去,生活趋于平淡,责任大于享乐,那种被多巴胺和欲望驱动的岁月也一去不回,所以大多数夫妻开始互相嫌弃对方,不是争吵就是指责。
女方说:你真不是个东西,得到我后就不珍惜,你变心了,你不爱我了,我怎么瞎了眼看上你?
男方回怼:我要是知道你是现在这个样子,打死我也不愿意娶你。
其实,女方没有错,男方也没有错,因为婚前的“真爱”,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都怪那令人冲动的多巴胺和欲望,让男女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还让双方误以为这就是“真爱”。
他们之间的“爱”是建立在一种错觉之上的,现在不那么爱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看来,人类喜新厌旧是本能,幸亏还有婚姻、道德、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
为什么现在的单身男女越来越多(据说有2.4亿),就是因为现在的男女越来越理性了,他们不再愿意为多巴胺和欲望搭上一辈子。
因此,相对于之前的社会,我们越来越看不到“真爱”了。
即便是现在有些人结婚,他们也更加理性,把结婚看作是合伙开公司,共同养育后代,只为双方父母满意,只为不被他人说闲话。
或许,这样的婚姻在新鲜感退却后,更适合过日子,更容易白头偕老。
但,没有爱的婚姻,又有多少人甘心呢?
因此,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的离婚率节节攀升。
估计许多人渴望找到真爱共度余生,他们殊不知,真爱也是一种错觉。
最后,改写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本文:爱情是一种错觉,得到的人想逃离,没有得到的人渴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