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及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1-28 10:54:08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尽早开始家庭教育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孩子性格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那么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内容?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 广义家庭教育:指除自己以外的家庭成员对自我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通常久远,甚至影响一生。
· 狭义家庭教育:指一个人成年之前,父母或家里的长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点表现在它的启蒙性。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养成的性格习惯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起到定势作用,电影《宝贝计划》里有句台词:“三岁看一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正是从家庭里最先树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在接受新的价值观时,也总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作比较而选择性的接收、对照,从而建立新的价值理念,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思想的“过滤器”。
2.感染性
乐事与人分享,喜悦双倍,难事找人分担,痛苦减半。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并与其产生共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子女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3.权威性
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长辈。因此孩子对于父母一定是带着尊敬和依赖的。
除了贴心地照顾孩子外,父母还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凭借自身工作被大众承认,这些经历都使得孩子对父母怀有崇拜之情。带着这样的心理,孩子在潜移默化里就会去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导,按照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
4.专一性
相对于社会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孩子出生,成长,父母可谓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
这样,家庭教育才凸显出它自身独有的特色: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进行专一性的教育。问题体现得相对及时,也能够相对有效地得到控制。家庭教育因此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5.终身性
家庭教育还体现了终身性的特点。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家,处处有家庭教育保驾护航。即使在孩子长大后,家庭教育依然发挥着作用。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可以帮助家长持续地观察孩子的优缺点,适时进行教育,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相对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及有利条件,但也应当注意到其不可避免的有缺憾及局限。这方面则主要表现在零散性,随意性等。不排除一些父母未能尽到其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
1.平等原则
研究心理学发现,子女和父母在平等的环境中互相讨论、争辩,既是一种友爱磨合,也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绝佳帮助。因此,家庭教育时,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个体,与之沟通。
2.尊重原则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放到家庭教育上非常适合。
3.交流原则
良好的沟通是消除隔阂的最好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当保留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情感力与认知力。
4.自由原则
过于严格的管教孩子,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家长需要做的恰恰是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任其适度发展的空间,让他感受到具有约束力的自由,更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5.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做到与社会、学校教育的统一。
6.典范原则
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启蒙性与感染性,这都要求家长在其中起到典范带头作用。
7.诚信原则
谎言是滋生不信任的病原体。言出必行是诚信的主要表现,只有诚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守信的孩子。
8.宽容原则
人人都会犯错,大人都避免不了,何况是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的过错,帮其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9.鼓励原则
在孩子的教育中,提倡家长多多给予孩子鼓励,言语或者物质上的都可以。当孩子受到鼓舞后,往往会加倍努力,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但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原则。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杰出的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新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后备力量。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更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小朋友能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良好的家庭教育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完善。孩子会从父母为其建造的象牙塔里走出来,接触外面更加纷繁的世界。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也将给孩子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孩子心智不成熟,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对于不可避免的社会丑陋现象,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指导,不能一味地逃避,要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也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古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指只有家庭好了,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即:
1.“为生之道”
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
2.“为人之道”
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3.“为学之道”
“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三大方面组成。即: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自主专长。
中国青年教育学家赵雨林研究得出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指出,家庭教育是一项促进家庭建设与发展的活动,可以帮助1~18岁的青少年自我增值。
根据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科学家设计出了3M家庭教育图谱。该理论的设计,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为此,家长可以依据科学、条理清晰地开展相关家庭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
1.过度保护
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比如:玩耍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跑跑闹闹中难免可能受伤,此时,父母如果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阻止其跑动、玩耍,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体弱多病,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
2.过分宠爱
在中国,对子女过分宠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都会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小朋友无法抵抗挫折,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点。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在教学小朋友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既不能爱得“过火”,也不能冰冷相待。父母不可以任何事情都顺从孩子,代替其完成任务,而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其实,孩子的自我尝试反而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3.揠苗助长
孩子心智成熟自有其规律,需要一定时间。而如今,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强迫孩子提早学走路、学写字……甚至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父母应该有效率地引导孩子,征求孩子意见,而不是超前教育、拔苗助长。
4.过分专制
父母年纪长,阅历深,本身就是长辈,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经常用权威性的话语来规范小朋友,甚至对他的人生自由进行了限制,那么小朋友便会长久感到恐慌,甚至越来越不自信,这都不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如此以外,在家庭教育中,还容易出现限制孩子说话、挑剔孩子过失、以偏概全等常见问题。
家庭教育的禁区
1.居高临下
父母总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轻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对的,主宰孩子。这种“高高在上”的管教难以让孩子心悦诚服。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家长这种居高临下的斥责,孩子心里感到不平等,难以平衡。“口服心不服”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例如:常常告诫孩子,“你这么做就得挨揍”、“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2.冷嘲热讽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
3.绝对否定
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例如:父母要避免说出这类话:“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
4.言过其实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他们的理解力也会提高,知道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对错,有其判断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更要留心言语中的真实性。“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赞赏孩子的话,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过分地夸大其词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挫折,不习惯听取批评的话。
例如:禁忌语言,“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等。
5.人身攻击
孩子再单纯再愚笨也能分辨好话、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恶语”,一旦孩子听进心里,伤害很大。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
例如:家长避免说出任何含人身攻击的话,“你蠢得像头驴”等。
6.威胁恐吓
此点与“言过其实”同理。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使父母与子女原本亲密的关系疏离。
例如:“再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话不要说。
7.冷若冰霜
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害怕孤单的。冷若冰霜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孩子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容易引起自闭、孤独。
例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很忙,别烦我”这类话不要对孩子说。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1.寻找亮点
教育孩子,不能以成绩论。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否定其其余方面的优点。
2.办好夫妻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要鲜明。比如,母亲除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外,还需要时常提醒孩子避免犯错。妈妈可以温柔的告诫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做这件事,如果再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告诫可以层层递进,由劝告到警告,循序渐进。但切记,妈妈不可以打孩子。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要身体力行。专家常建议,男人对孩子要严格,甚至如果确实需要适当“打”孩子的时候,这个任务还得爸爸来做。
爸妈都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切不可由谁全部包揽。如果父母角色调换,母亲过于严厉,而父亲过于软弱,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
3.亲子辈分的误区
孩子12周岁前,身为家长,不必跟孩子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让孩子从小养成服从,规矩、规则是必要的。
4.适当进行奖惩
孩子犯错,家长不小惩大诫,容易让孩子觉得这个错误没关系,再一次遇到同样的错误,还可能再犯。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威严,提前制定好惩罚措施。对于孩子的教育,奖惩要鲜明有理。但奖惩都要适可而止,否定过多和责备过多,很容易让孩子逆反。
5.父母言行一致
教育孩子,家长口径要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孩子混乱,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品格。
6.杜绝专制主义
不独断地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不好,应帮助他们的学业,找出原因,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7.培训班误区
培训班的问题家长要量力而行,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