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10 16:57:56

很多时候,是看起来有选择,但是实际上,没有选择的。怎么说呢?比如和本咨询的小时候,是经常被父母说挑食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不吃那不吃的?”

甚至这也是小孩子的一个通病。

直到和本咨询长大了,自己会做饭了,然后轮到自己买菜了。

这时候,和本咨询就发现,父母其实也很挑食,问题的关键是谁买菜?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买菜做饭的人是不会买自己讨厌吃的菜!

买菜做饭的人是不会买自己讨厌吃的菜!

买菜做饭的人是不会买自己讨厌吃的菜!

在父母买菜的时候,无论菜品如何变换,都可能和和本咨询想吃的菜相差甚远。

如何和本咨询比较喜欢吃瘦肉、或者排骨,但是父母经常买肥肉一类的菜,挑食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也好在和本咨询的家里,规矩定下谁做饭谁有菜单的话语权,其他人安静接受的理念,大家相安无事。

关于家里挑食的原因,这其实就是霍布森选择效应,看起来有很多选择,其实选择都是假的。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1916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

曾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工业大学和卡内基一梅隆大学任计算机科学及心理学教授,曾从事过计量学的研究。

他还担任过企业界和官方的多种顾问。

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霍布森选择效应典故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

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

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

人们自以为作了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是很小的。

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是一个陷阱。

正式命名

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霍布森选择”。

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从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选择的角度来说,“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

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决策才能做到合理。

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决策的时候,他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

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不”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

只有在许多可保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某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

在我们还没有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之前,”我们的思想是闭塞的。倘若只有一个方案,就无法对比,也就难以辨认其优劣。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等于扼杀创造。

鉴此,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其头脑中总是有多种“备择方案”,总是高度重视“多方案选择”,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要有许多种可供采用的衡量方法,这样才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

在这里,生活的辩证法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

“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情况,在某些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恐怕并不鲜见。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呢?看来与思维的“封闭性”和“趋同性”是不无关系的。

所谓思维的封闭性,就是看不到客观世界、环境系统的开放性。

这种封闭性又必然带来“趋同性”,它规定了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朝着单向选择性进行,不去寻找新的视角,开辟其他可能存在的认识途径。

这种封闭性和趋同性的思维方式,在心理上长期积淀,就会造成选择和实施创造决策之心理上的封闭意识和趋同意识结构。

结果,就使自己在整个创造过程中,失去了属于个体自身的自由活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普遍的静态的有序性下,遗弃了富有个性化迷人魅力的主动冲击力,呈现出一种负面性的表现:激化了单向选择性层面,进一步取消了人在本质上所固有的多样化、多层次选择性层面的存在的可能。

于是, “霍布森选择效应”也就翩然而至了。

和本咨询认为,在生活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就不得不提阅读理解。

在一些阅读理解的解析中,部分课程辅导老师就说,只要看到今天阴云密布,就可以说很好的渲染的作者的内心,间接的表达出了压抑的心情,为将要发生的时候进行铺垫......等等类似的答案。

这样标准化的答案,无疑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这也有了一个新的梗,选阅读理解材料的时候,一定不能选作者还在世的。

否则,作者可能一脸懵逼,“原来当时我的情感这么丰富啊!”

还一个非常典型的霍布森效应就是游戏设计。

例如,一个游戏虽然有很多装备,但是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新手村用生锈的铁剑;小BOSS用普通的钢剑;boss用圣剑......

还有雪山地图用寒冰护符;火山图用火焰护符;海洋用避水珠......

其实也就是换了一个名称,性质完全差不多。

看起来装备丰富多样,其实大同小异,根本没得选择,差异化仅仅只体现在命名上而已。

这样设计出来的游戏,看似有很多体验内容,但是世界上只是在疲倦的重复。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