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归因理论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归因理论

发布时间:2022-12-28 12:21:33

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闯红灯,下意识地会认为他有急事或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当一个人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时,我们会推测对方是一个友善的人。在观察日常生活的事件中,每个人都会试图拼凑各种信息来了解他人的行为,直到找出一个自己觉得合理的解释或理由。这种现象被称作“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也就是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起因的方式。

在解释他人行为时,通常会用到两种不同的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一个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和自身有关。如:情绪、人格、能力。

外部归因:一个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和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如:外界压力、情境、天气。

夫妻之间吵架的内容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归因。关系不愉快的伴侣往往会对消极行为作出:“他/她不爱我了”的解释。而愉快的伴侣会做出更积极的归因:“他送我花是因为他爱我”(对比“他送我花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归因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理解。

而在学校中,当看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我们会认为:

1. 他讨厌学习,

2. 他前一天睡得太晚,

3. 这节课很无聊。

每个人都会对事件的因果做出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都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理解生活事件。

基本归因错误

归因可以给我们的认知带来便利,但同时也会带来认知的错误。我们更偏向以他人的性格来解释行为,而忽略外部的影响。像上面的例子,学生在课上睡觉很容易被认为是不想好好学习,但实际上他昨晚复习到了凌晨。那么当我们把原因归结为学生性格的时候就会和现实情况有出入。这种被称作基本归因错误

一种很常见的基本归因错误是把电影明星的角色和本人混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是哈利波特的扮演者。很长一段时间中观众都认为他就是哈利波特本人,他和剧中角色被混为一谈。当演员饰演了很有代表性的角色后,容易被观众忽略虚构环境,将剧中角色的性格归因到本人的性格。而暮光之城的吸血鬼扮演者罗伯特也曾被认为就是吸血鬼本人。然而在事后采访中,罗伯特表示很不喜欢电影情节和角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无意识的归因是会带来对明星原本个性的认知偏差。

当事人与旁观者

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会有基本归因错误,但是解释自己的行为也会进行自利归因。自利归因是在成功的时候偏向将功劳归结在自己身上:“这次考试拿A是因为我努力复习了”,失败时归咎于不可控的外界条件:“我这次考得差是因为出题太难了/老师没讲到”。这种将成功归功自身,失败归咎外界因素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观察自己行为时,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因素。而观察别人行为时,我们注意的中心放在被观察者身上,因而更容易忽略他所处的环境。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我们可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归因过程。在和朋友聚会交谈共同讨论一件事情或八卦时,他们会试图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被谈论人的性格等等,也就是大家在进行归因。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偏好,是偏向内部归因(当事人的性格)?还是外部归因(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他们会不会只偏向一种?如果只偏向一种的话,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的反应会有变化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到日常生活中归因的运用。

参考文献:

Aronson, E., Wilson, T. D., Akert, R. M., & 侯 玉波. (2007). 社会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Myers, D. G., 侯 玉波, 乐 国安, & 张 智勇. (2006). 社会信念与判断. In 社会心理学 (pp. 60–70). essay, Ren min you dian chu ban she.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