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心理疗法
发布时间:2022-12-28 12:19:13在心理学领域,有“四种力量”的说法,通常来说,其中:
“第一力量”是指心理分析理论,以弗洛伊德和后继者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强调童年时期经历对个人的影响。
“第二力量”是行为主义,代表性理论包括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理论,主要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力量”是人本主义,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认为人本身有成长倾向。
“第四力量”则是“超个体心理学”,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力量。
卡尔·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实际上也是“四种力量”的集大成者。
他出身于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家庭,父亲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罗杰斯从小对宗教很感兴趣,还上过几年神学院。对于宗教等超自然力量的极大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四力量”理论的发展。在大学期间和工作的前几年,接受了大量的“第一力量”和“第二力量”相关培训。
在长期的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罗杰斯探索出一套“来访者中心治疗”,在心理治疗界享有很高地位。《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一书汇集了10个罗杰斯与来访者面谈的案例,并且邀请不同流派心理学家进行点评。
虽然这是一本相对比较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但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或者想要了解心理治疗过程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从罗杰斯的案例和相关点评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来访者中心治疗”的一些特点。
一、心理治疗的对象
在心理学课程中,一般将心理咨询的对象,限定在“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和“心理健康但遇到困惑”的人群,诸如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患者,通常被排除在外。
但是罗杰斯的来访者中,除了抑郁症患者、家庭关系出现问题者之外,像布朗案例、格洛丽亚个案的主体,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罗杰斯认为,他们的情绪反应、心理状态和正常人一样,同样值得被尊重和接纳。面对这些来访者时,罗杰斯也同样认真聆听,感知他们情绪上的细微变化,在无形中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特点
所谓“来访者中心治疗”,主要是由来访者作为面谈的主导者,控制谈话的节奏和走向,治疗师则采取真诚、共情的姿态,积极倾听来访者的话语。
在罗杰斯和来访者的谈话资料中,“嗯”“是的”“嗯,嗯”,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但这些词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来访者的谈话内容,在语气、语调上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罗杰斯也会适时说出对来访者感受的理解,如果来访者认为出现了偏差,他也会很快纠正过来,以来访者本人的感受为中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治疗的过程是“非指导性”的,罗杰斯不会直接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做,或者教给他/她改变现状的方法,而是鼓励来访者体验自我,自主发现内心冲突的根源,找到自我成长的力量。
总体来说“来访者中心治疗”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例如抑郁症患者蒂尔登在十几次面谈之后,摆脱了原先“不出家门”“行为懒散”的模式,找到了新的工作,也在参加女帽制作培训班,还开始有了新的恋情。虽然她的情绪还是时常有反复,但已经处于基本可控范围了。
三、罗杰斯心理治疗的局限性
1、时代背景的限制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女性的地位不高。即使在二战以后,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职业女性”,但她们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并不高,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仍是传统的,希望她们更多把精力放在家庭上。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即使是心理学大师也不可避免会受到这种“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例如,在蒂尔登个案中,年轻的女来访者在提到职业选择、对婚姻的看法等问题时,并没有能够引导她突破对女性角色的刻板认知。
2、治疗师的个人经历
罗杰斯和妻子、儿女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由于价值观和理念上的分歧,他与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关联。这一事实也可能会影响到咨询过程的某些细节。
例如在洛蕾塔个案中,当洛蕾塔提及自己的哥哥和父亲时,罗杰斯并没有及时抓住着一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引导。
3、治疗效果的归因
从案例来看,来访者们确实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但这一改变,是归功于“来访者中心治疗”,还是其他因素,心理学家们也有不同观点。
罗杰斯本人在业界的威望,来访者在开始面谈之前,就已经对他有所了解,甚至带有敬畏情绪。因此,他们的信任关系更容易建立,也会对来访者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学科,精神分析、行为-认知疗法或者来访者中心治疗,都是解决心理困扰的可用工具。在实践领域,很多流派的观点也会互相借鉴、博采众长,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