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情绪智力”的人生赚翻了
发布时间:2022-12-27 17:41:07前两天我二姨激动地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说她带自家儿子去测了一下智力(IQ),发现居然有120!
大家知道,普通人的智力范围在90-110之间,而120以上的可以算是智力优异了。
二姨电话里特别激动,她说她要马上给孩子多报几个班,趁孩子还小,多让他掌握一些技能知识。
智力测试,近几年特别流行,很多家长也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想破了脑袋,甚至听信一些虚假宣传的培训信息"开发孩子左右脑!""让孩子1天内背完1000个单词!""'聪明药',瞬间提高孩子成绩!",层出不穷。
但是父母在追求孩子高智商的同时,却忘了情商更加重要,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孩子的人生才能走的更顺利。
|什么是"情绪智力"?
根据词典解释,情绪是感受、心理、情感的激动和骚动,任何激烈的或者兴奋的精神状态。
人类有很多情绪:愤怒、悲伤、恐惧、喜悦、喜爱、惊讶、厌恶、羞耻等等。
当然情绪不是单一的。比如嫉妒就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是由愤怒演变而来的,还掺杂了恐惧、厌恶等情绪。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研究发现,人类拥有4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悲伤、喜悦),具有普遍性。
14岁的玛蒂尔达本想和父母玩个恶作剧。她父母外出拜访朋友,凌晨一点才回家,玛蒂尔达计划计划突然从壁橱里跳出来大叫一声。
可是爸爸妈妈以为孩子今晚不在家,爸爸进屋时听到声响,于是抄起一把小口径手枪,他走进孩子卧室时玛蒂尔达突然跳出来,爸爸朝女儿的脖子开了枪,她在12个小时之后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这和人类最底层的恐怖情绪有关系。
恐惧是我们活到现在最重要的情绪,但正是恐惧的本能反应酿成了玛蒂尔达一家的悲剧。
随着文明的发展,情绪失控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有时甚至会置人于死地。
情绪智力,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在1990年提出的。
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1995年,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奖情绪智力界定为四个方面:
(1)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
(2)自我管理: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3)社会意识: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4)社会管理: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他认为情绪智力对个体的重要性比智力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提高。
|为什么要提高"情绪智力"?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非常聪明,他可以抵御外界病毒的侵扰,维护机体的稳定健康运行。
一旦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身体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保护好免疫系统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
而如今科学已经证明,无论是在预防疾病还是想要治疗疾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辅以情绪治疗,即调节病人的情绪处于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可以获得额外的治疗效果。
积极的情绪可以对我们的免疫系统进行修复和调节,从胰岛素的分泌到血压都是由情绪调节的。相反,消极情绪则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力。
不良的情绪会对智力产生极大的破坏,而较好的情绪智力能够持续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所以很多重点学校反而会更加重视情绪智力的培养,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关爱、耐心、支持与鼓励,这有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
美国国家临床婴儿项目中心的报告指出,孩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或者有超前的学习能力,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都没有情绪智力大。
这份报告也指出,几乎所有在学校表现不佳的学生都缺少一项或多项情绪智力,比如自信心、自控力、好奇心、沟通能力等等。
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他们也会变得更加愤怒和沮丧。
婚姻的稳定对家庭的幸福非常重要,情绪智力高的人会对婚姻和家庭产生积极影响,而情绪智力低下则对婚姻和家庭伤害极大。
家庭的不稳定不外乎是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不断的争吵和口角加速了幸福生活的瓦解。而此时最需要的是包容和理解,需要沟通和倾听。
科学家们发现沟通和倾听是维系夫妻感情的关键,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和矛盾。理解并回应有利于婚姻的健康。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
也就是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孩子还小,他们表达自己情绪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哭,不高兴的时候哭,难过的时候哭,愤怒的时候也哭。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通过斥责制止孩子或是辱骂孩子,而是要明确孩子的情绪,并且通过说明情绪来安抚孩子。
比如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难过地哭了。你可以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是害怕离开家,离开妈妈,担心在学校会和同学玩不来,(明确情绪)但是这都不会发生的,下午妈妈就会来接你,到时候你一定要告诉妈妈你在幼儿园的趣事!(安抚情绪)
很多情绪失控者都是因为内心抑制了太多情绪,很容易处于恐慌、焦虑的心理状态下。
所以父母在平时可以用一些言语和行为多鼓励和支持孩子,聆听孩子,拥抱孩子,并给他足够的尊重。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所谓情绪智力,里面的智力成分就是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家长平时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多玩玩情绪小游戏,比如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一些人物,从中体验他们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
亦或者一些想象游戏,再给孩子设定一个情景,让他想象自己是场景里的一个主人公,他会怎么做?他应该怎么做?
并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参与互动。
有情绪就要表达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但家长一定一定要注意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切记不要伤害到孩子!
比如当家长感到难过、伤心的时候,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并告诉他们原因,千万不要试图掩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负面情绪的挤压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这时候这些情绪就会以种种错误的方式流露出来,容易带给孩子错误的引导,甚至会伤害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