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躁狂属于精神病吗
发布时间:2022-12-26 16:35:13我们都经历过情绪、活动和精力的变化,然而,有些人在这方面的波动比较极端,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精神病学把这种疾病命名为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
本文旨在讨论双相情感障碍的各种复杂性,而轻躁狂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值得引起关注。
什么是轻躁狂?
顾名思义,轻躁狂就是“轻度躁狂症”。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障碍手册》(DSM)对轻躁狂的定义是:一个人的情绪,活动和精力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持续至少四天。轻躁狂的症状不一,通常包括自我感觉良好,睡眠减少,危险行为增加,如挥霍无度、私生活混乱等。
经历过轻躁狂的人会认为自己处在这种状态时,效率和创造力都比平时要高。因此,轻躁狂和“亢奋”状态有不少共同点 ——这种感觉类似于陷入热恋或高考结束。
1、轻躁狂是什么状态
我们来看一段轻躁狂患者的自述:
当我凌晨四点就起床的时候:
别人以为我是失眠,一直没睡着
其实我只睡3小时就感到精力充沛
当我说话滔滔不绝的时候:
别人以为我是信口开河,说话没过脑子
其实我是脑子转得飞快,嘴完全跟不上
当我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别人以为我是不能长时间做一件事
其实我是容易分心,一点点动静就会打断我
当我说要倾家荡产去投资的时候:
别人以为我是给传销组织骗了
其实我当时很自信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
(几天后发现自己是在糟蹋钱)
当我每天都兴高采烈的时候:
别人以为我是中邪了
其实我是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美好
2、轻躁狂 VS 正常的积极状态
轻躁狂的情绪高涨和正常的积极状态之间的区别比较模糊,DSM-5认为轻躁狂:
1. 不是这个人的常态,其他人可以察觉到这种变化。
2. 不会影响社会功能,也就是说,身边朋友也许察觉到你有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给你带来麻烦。
3、轻躁狂 VS 躁狂
轻躁狂的情绪,活动和精力的轻微变化与躁狂发作时的剧烈变化形成对比。躁狂是一种明显的异常状态,行为明显易于常人,严重时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且通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或妄想),需要住院治疗。
一次躁狂发作即可诊断为I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I,重度躁狂和重度抑郁交替出现),而DSM写明,轻躁狂本身并不构成精神障碍。也就是说,即使你满足DSM中有关轻躁狂的所有标准,也不构成任何精神障碍。
轻躁狂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轻躁狂是诊断II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II)的重要标准。当一个人既有轻躁狂病史,又有至少一次严重的抑郁发作史,则可诊断为II型双相情感障碍。
DSM告诉我们,虽然轻躁狂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如果轻躁狂和抑郁同时存在的话,就属于精神障碍,是需要治疗的。
之前我们以为II型双相患者比I型双相患者程度要轻一些,因为II型双相患者不存在重度躁狂。现在我们知道,II型双相患者有一半的时间处在抑郁状态,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而且这一群体的自杀率很高。
对于II型双相患者来说,轻躁狂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轻躁狂感觉像是把自己从慢性抑郁中解脱出来,提供了一股能量,来“追赶”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轻躁狂之后可能会有抑郁发作,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从高处跌入低谷,对患者的工作,人际关系和自尊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轻躁狂并非完全呈阳性,其发作期间还经常会出现烦躁甚至抑郁症状。
轻视轻躁狂的代价
轻躁狂作为II型双相障碍的一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看似积极正面”的愉悦感和高效率,有时还让人变得很有魅力和煽动力,这些“副作用”使它极容易被患者忽视、被漏诊甚至误诊。
2010年,澳洲的一位新闻播报员查尔曼妮跳崖自杀,法医调查后认为,一部分责任要归咎于查尔曼妮的精神科医生。
查尔曼妮被诊断为抑郁症,其实那很可能是误诊。查尔曼妮因抑郁症前去就诊,而医生并没有询问,也没有听说她之前有过轻躁狂病史。她患的极有可能是II型双相障碍,如果能够正确诊断的话,她便可以服用稳定情绪的药物,从而避免走上自杀的绝路。
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要例行询问是否有过轻躁狂病史。患者一般不大会主动告知,因为轻躁狂常常表现为积极向上和富有生产力,看上去和抑郁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抑郁症患者首次出现症状以后,由于医生疏忽了其轻躁狂病史,通常导致8~10年后才诊断出患者得的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
轻躁狂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特征,这种需要治疗的异常状态和正常的积极状态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同时,轻躁狂鼓励我们思考双相情感障碍的优点(如创造力)和缺点(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管理情绪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