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2-24 12:12:01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西安街头,有个年轻漂亮妈妈给小孩买了个冰激凌,小孩刚打开,就点地下了。这时候,年轻妈妈情绪突然失控,歇斯底里的怒吼,推搡起小孩来,孩子委屈的哇哇大哭。周围的人起了恻隐之心,说别在推搡孩子了,我再给买个冰激凌。可是,年轻妈妈还是无动于衷的推搡着小孩。有人说,这人太小气了,一个冰激凌没必要这样。

但是,细细想想,年轻妈妈真会为了一个冰激凌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显然不是。她多半心里本就有坏情绪,比如说被领导训了,临桌的同事做了一件让领导青睐的事,嫉妒了,和别人吵架了等等这些,但自己消化不了,于是不自主的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了无辜的承受者。

人若站在自己的立场,谁都认为自己没有错。站在工作的一方,职场艰辛,千头万绪,压力山大。站在家庭的一方,家事琐碎,柴米油盐,焦虑不已。

这个世上谁没有一些委屈和烦恼呢,但聪明的人,懂得自我消化,或是向他人倾诉,或读书,或跑步,自己有方法处理,能够自我控制,保持积极阳光的面貌。而有些人和我一样,自我消化不了,所以一直背负着委屈和愤怒艰难前行,久而久之,委屈变成了戾气,愤怒变成了怨气。很不幸,这也是我曾经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情绪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家人。经常冒“无名之火”。

总是不爽,看周围人不爽,看天气不爽,看世界不爽。有时候愤愤不平,因一时冲动酿成悲剧;有时候郁结于心,不停地内耗自伤;有时候心烦意乱,整日活得浑浑噩噩。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霍童仙境

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舒服,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烦躁。所以,当我们学会调解情绪,把心态调至好的心情,把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化解,就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享受美。

其实,生活中的美很多,只是我们常常被情绪左右,发现的不够,当我们学会观察与发现,追寻美的事物,享受生活中的大美,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达观。“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每天学会发现美吧,让自己更好的提升与成长!正如歌德所言:“凡没有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有善人曾经说过,思人恩德,想好处,这叫聚阳。光向上走,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脸是元宝形,嘴像莲花一样,肯定发财。想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这叫聚阴。气阴则下沉,表现在脸上,就是冬瓜脸、苦瓜相,肯定倒霉。

而当我们真正懂得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就是从生活中学会并懂得了感恩。当我们能够以感恩之心,欣赏生活中的美,就是懂得了生活的睿智、思考及祝福。

思想之美在大气,我们要发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不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文化之美在独特,是霍童仙境,平遥古城,唐诗宋词……,而不是头发染的花花绿绿的,衣服穿得像乞丐,酒吧舞厅是常客,有钱没钱都一样。

风景之美在灵动。我们要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不是“卧槽,好多鸟”。

《道德经》有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在世人眼中,道家从先天上就带有着隐逸逍遥的情致。自从老君爷骑青牛出关而去,修道人对红尘往事举重若轻的态度,遂成为世间人最羡慕的人生选择。

而对于修行人来说,情绪是最大的漏,多少精气神都会被它漏掉,多少福德都会被它漏掉。俗称:火烧功德林!火即是嗔恨的情绪,无论积攒多少功德,做多少好事,都不堪其漏。而“挂一漏万”这句成语,几乎也是为情绪量身定做。

所以修行要学会摆平垃圾情绪修行才能有成就,修行要有极强的耐心,不要随意有不满的情绪,所有的逆境恶缘都在考验修行者,能成大修行人的法器就是可以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仅仅只能在清静的环境中才能让自己静心还不行,因为无法掌控环境,当然有好环境是最好的,而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修行者就要学会动中去用功修行,在逆风中学会如如不动,要学会如如不动就要让自己摆脱抱怨不满等垃圾情绪的困扰。

处理情绪是修行的一部分,应该做的是要时刻保持觉知,也就是保持清醒的心,清醒的思考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清醒的思考承负,清醒的思考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做才是不自私的、“利他”的,不造作“恶业”,善了每一段缘分;从而才能放下我执,断除烦恼,才能到达更高、更远处,看风景无限、观世事无常,才能真正隐逸逍遥。

《庄子》有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意思是说,人的心情不能像流水那样反复多变,唯有心如止水,才能活得平静从容。行走世间,一个人由稚嫩到成熟的蜕变,无非就是从意气用事,到淡然处之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情绪,在修行中发现美。与人相交,是不问他身处繁华还是乡间。不参照世界的权力座标,追问他是谁。不关心他在社会的价格,而是关心他生命的价值。不在乎外衣是绸是棉,而是在意他质地是否纯粹清明。若与他结交,即使整个世界将他遗落,他依然是一世的亲人;与自然相交,不是斧斤不以时入山林,滥砍滥伐,而是民胞物与;不是白云遮住了太阳,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书相交,不是索然无味,而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