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一分钟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一分钟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发布时间:2022-12-19 16:27:31

你家孩子是否有这种情况:

1.睡觉前必须洗澡、喝奶、讲故事,缺一个环节都不肯睡。

2.喝的奶粉必须是妈妈冲的,别人冲的就不肯喝,包括谁把奶送过来都有严格的要求,换了人就哭给你看。

3.出门前一定要他来开门,如果门被别人打开了就哇哇大哭。

等等等等。

反正我家的那个大精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先和我说好:今天盖蓝色的被子,粉色的被子叠成正方形;假如半夜她醒来看到被子变了形状,立刻就开始呜呜地哭,真的是一秒钟都不会耽搁。

最初碰到这种情况,我也是十分的烦躁,每天晚上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让我去帮她叠被子,而且被子的形状也要根据她的要求, 有时是长方形,有时是正方形,还有的时候还要我叠成圆形,真的是异常的崩溃。

其实,这个表现证明了孩子已经进入到“秩序敏感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孩子会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且这时他们的行为常常不容变通,并且不会随他们的意志所改变,同时,由于六岁前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如果他的秩序被破坏,他们没办法用大人的沟通方式来表达,大多数孩子都会以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

家长要了解到,这些行为并不是“倔强、反叛“的表现,也不是真的要和父母作对,这只是秩序敏感期的一种本能排斥,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这段时期,必须通过自立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使用其选择的能力获得意识上的独立,必须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所以孩子为了能够更加了解自我,会下意识地反对家长的一切规则,重新定义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以展示自己的独立性。

而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其强加干涉,这不仅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还会破坏孩子的独立意识,失去判断能力,导致的后果是孩子长大以后面对各种问题,他不敢尝试,害怕失败,可能形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个性。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呢?

这里给出两个建议:

1.在不触及社会道德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遵守孩子的规则,证明他是可以自主使用选择权和建立属于自己的规则体系。(至少我现在每晚都会严格按照女儿的规定,每次都会主动询问哪个被子用来盖,哪个被子要叠起来,直到现在一直都非常和谐)。

2.多带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让孩子了解到万事万物运转的规律,明白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规则,孩子就可以逐渐关心和了解外在事物之间的关联,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接纳社会道德规律的关键环节!

诚然,家长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牺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会把自己的秩序搞砸,会让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繁琐,家长们需要耐心的接受规则,在取得孩子的认同之后,帮助孩子优化他的秩序,孩子就会更加容易接受。

育儿便是育己,一个包容的家长,会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事半功倍;只有几岁的孩子,理解成年人的规则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家长们放下自以为是的自己,变成孩子的守护神,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和阳光!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