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型依恋人格 想爱又怕受伤害
发布时间:2022-12-19 16:13:16“我还是很爱你,但我选择离开你”
也许你会经常围着对方转,小心翼翼的处理一切事情,一旦对方回应不及时,就开始认为ta或许并不爱自己,于是选择保持距离。
而不管对方做出什么,你都无法确定ta是否真正爱自己,因为你始终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尽管很渴望与对方长久在一起,但更怕付出真心两个人还是会分手,而自己也因此受到伤害。
这样矛盾的心理,让自己总是爱一次伤一次,最后伤痕累累。
但我们知道,这些表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有很多人在谈恋爱时云淡风轻,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恋爱期间出现的状况。
为何人们的表现如此不同呢?这与个人的依恋类型有关。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他认为依恋是孩子早期与主要养育者互动中习得的一种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模式,在孩子成年后,这种模式继续影响着其与依恋对象的互动交往。
Bartholomew在婴儿依恋的基础上,用“回避亲密”和“焦虑被弃”两个维度来定义成年人的依恋类型。而根据这两个维度上的水平高低,成年人的依恋类型被划分为4种类型: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和恐惧型。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关系中的表现不同:
安全型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可以很舒服的享受亲密关系;
疏离型在亲密关系中表现为不太喜欢依赖对方和亲近对方;
痴迷型主要表现是粘人,希望对方能够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对自己有所回应;
恐惧型有着高回避和高焦虑的双重性格,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表现出忽冷忽热,害怕被拒绝、无法信任他人,粘人、占有欲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等多种矛盾的表现。
恐惧型依恋的人不一定能够对自己的需求做出回应。
他们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会十分犹豫,一方面渴望爱情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在这份感情中受到伤害。
如果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们对伴侣的行为通常显得非常小心警惕,在情感上依赖于他人的认可,经常让人觉得“粘人”。
但如果对方表示出一些否定,他们就会觉得这份关系可能无法持久,很可能会因此疏远伴侣。
甚至为了避免自己“被分手”的伤害,而主动提出分手。
可以说,恐惧型的人渴望爱但又害怕爱。
我们知道依恋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与养育者的互动模式有关。如果你是恐惧型,不妨想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事情后开始害怕被抛弃的,在这件事情上养育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回应。
也许你的父母之中有一方是回避型,在你小时候一次又一次试图亲近ta的时候“推开”了你,导致你始终觉得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不会被爱的。
又或许父母一直争吵嚷嚷着要离婚,甚至说出“我不要你了,跟你爸/妈吧”等言语,让你觉得即使不是今天,也可能是明天,终有一天,他们会抛弃你不要你。
这一切让你觉得,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没有人会爱自己。
虽然说依恋人格是幼儿时期就习得的模式,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改变。
1)自我调整
尽管幼时养育者的一些互动模式让我们变成了恐惧型依恋人格,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依恋安全”相关的事件,比如养育者、朋友、老师、亲人、爱人等等在关键时刻给予的适时的回应、拥抱、陪伴等等。
有研究表明,对依恋安全事件的回忆,可以帮助依恋焦虑的个体舒缓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过度需求”,减少他们的负性情绪体验、哭泣等负性行为;并能促使依恋回避的个体减少回避和情感抑制的行为。
也就是说,回忆亲朋好友对我们的关爱,就能使我们从中获得力量,减少不愉快的体验。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勇敢去爱,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可以将回忆“依恋安全”事件作为一个课题来做,将那些曾经温暖的事件写下来,让自己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慢慢改变原来的依恋类型。
2)找一个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伴侣
恐惧型的人担心自己没魅力,担心伴侣离开,害怕分手,害怕伴侣不喜欢自己。这些内在情绪都需要得到合理的回应。
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能适时的给予伴侣正向回应,不纠结不焦虑,不无缘无故的冷暴力,可以让伴侣感受到信任,被依赖,可以让伴侣感受到更多安心的关照。
安全型的伴侣会将你的所有行为都进行正面解释,并给予积极回应。恐惧型需要爱,那ta就给予爱,恐惧型需要安全感,那ta就给予安全感。
3)勇敢表达内心情绪
当伴侣有一些行为让自己感到不适时,不用刻意去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认为自己表示不满是一件不得当的事情。这些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消耗自己的大量心理资源。
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伴侣约会迟到,可以跟ta说“我等了好长时间,感觉自己有点生气也有点失望”,而不是内心默默认为对方是不重视自己并决定疏远。当对方清楚的知道你的情绪之后,也知道如何应对。
希望恐惧型的你,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