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种能力,更是门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16 14:59:111.第一个问题,爱是什么?
先问问自己,你真的懂得爱吗?你拥有爱的能力吗?你所理解的真正的爱是怎样的?
如果你觉得只要无怨无悔地付出,投入全部身心,就能获得爱,那么你就错了。《爱的艺术》要颠覆所有人对爱的想象:爱情不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相关的感情。
这本书还讲了不懂爱的可怕后果: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由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你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之爱,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
爱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更是一门需要艺术。
2. 那要如何掌握爱的艺术
【1】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普世价值观中,关于爱情,一直有两种假设。
一种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并努力实践;另一种则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情网。
本书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当然,大多数人毫无疑问是相信第二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认为“偶然”得到的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人们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关于爱的影视剧、小说、歌曲久盛不衰。
当你静静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缘分从天而降时,本书告诉你:你可以学会去爱。
【2】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爱情无需学习?有三个原因: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的问题。
持这一想法的人总在想: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此,男男女女会竭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或依靠名利地位,或依靠美貌“颜值”,或让自己人品高尚……
事实上,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2)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如果你对“缘分未到”、“我还在等对的那个人出现”这样的话不陌生,那就意味着你身边有人深信: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这样的看法来源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自由恋爱的新方式,冲破了以往门当户对的婚恋观。人们追求浪漫的爱情,爱的对象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作者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对现代工业社会持批判态度)。
人们在选择对象时,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决定要不要与一个人发展恋情,就像做一笔交易,要考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猜想对方会不会看上自己,如果找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最合适的对象”,人们就决定交往(相亲似乎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3)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当他们之间似乎摩擦出“爱”的火花,二人突然决定与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们感觉最美妙的爱情降临了。但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来的、奇迹般的亲密”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在生活的琐碎、无聊中,在双方不可避免的分歧中,原本灿烂夺目的爱情变得黯然失色甚至面目可憎。
事实上,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着迷、疯狂的爱恋看作强烈爱情的表现,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正因为人们总是进入以上三个误区,所以太多的人如飞蛾扑火般投入爱情,最后却伤痕累累。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人们总是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努力学习如何去爱。
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该认识到爱情是一门艺术。要想学会爱,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等一样付出努力,既要掌握理论,又要付诸实践。
而且,并不是所有解决生存问题的方式都是爱情,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成熟回答。那些不成熟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共生有机体。
共生有机体结合分为两种:
(1)消极形式是受虐癖,有受虐癖的人让对方成为保护者,保护者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保护者他就无法生存;
(2)积极形式是施虐癖,就是通过把另一个人变成他自己的一部分而摆脱孤独,他吞并他的崇拜者,从而使自己身价百倍。
共生有机体结合的对立面就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持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
【3】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是“给”,什么是“给“?一直有以下误解:
(1)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
(2)一个“重商主义”的人认为的“给”一定要通过交换,只有“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
(3)非创造性性格的人,会认为“给”是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
(4)还有些人把“给”看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真正的“给”有多种表现形式:
(1)男子性行为的最高峰就是一种给的行为。女子也交出自己,她打开通向女性内部的大门。
(2)在物质世界范畴,给是财富。不是说拥有财物的人都是富裕的,而是说给予他人东西的人才是富裕者。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拥有多少财产,他都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
(3)在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可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
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也提高了自己的生命感。
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的“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予,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
因此,他的“给”同时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被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而获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拥有创造性倾向的人,会克服他的依赖、自恋以及强迫他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
【4】爱情的其他要素
“给”只是爱情的积极性的要素之一。其他要素还包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关心: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在母爱中关心的要素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果有一个母亲拒绝给孩子喂食、洗澡和关心他身体的舒适,那么无论这位母亲如何强调她对孩子的爱,也不会有人相信她。
责任心:今天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是人们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
这种责任心在母子关系中的主要表现是,对孩子生理上的要求的关心。这种责任心在成人之间也包括关心对方的精神需求。
尊重:尊重别人不是惧怕对方,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尊重绝无剥削之意。如果爱情没有尊重,那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和奴役别人。
如果我爱一个人,应该让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
认识: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是无益的。
了解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爱情要素之一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让自己的兴趣退居第二位,才能了解对方。
比如:我知道这个人在生气,但他自己不表露出来,我可以进一步地去了解他,然后就知道他很害怕和不安,他感到孤独和受到良心的谴责。他的生气只是他内部更深的东西的反映,这时我眼中的他不再是一个发怒的人,而是一个处在恐惧和惶恐不安之中的受苦的人。
了解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认识“人的秘密”。
生命从其纯生物的角度看,是一个奇迹和秘密。我们想认识自己,但尽管做了一切努力还是不认识自己;我们想认识他人,但我们还是不认识他们。
我们越深入我们生命的深处或另一个人生命的深处,我们离认识生命的目标就越远。
这之中,有两种途径可以认识“人的秘密”:
其一,拥有掌握对方的全部权力,利用权力随心所欲地支配他。在孩子身上经常看到使用这种方法,孩子随手拿起一样东西,把它弄坏,以便认识它。比如他抓到一只蝴蝶,就很残忍地把它的翅膀折断,其动机就是希望认识蝴蝶的秘密。
其二,通过爱情。爱情是积极深入对方的表现。只有爱情才能给我们知识,在结合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自己,认识了对方,发现了人。
3.爱的养成
【1】婴儿出生后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恋
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前没有多大区别:他不能辨认物体,没有意识到自己和身体之外世界的存在;他只需要温暖和食物,却无法辨认出他们与提供温暖和食物的母亲之间的差别。
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说就是自恋阶段(全能自恋)。
第二阶段:被人爱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便开始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会慢慢学会叫物体的名字,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
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
简而言之,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第三阶段:爱别人
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但是,他们在这一阶段会出现一种新的感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要送给父母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等等。
他关于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创造爱”。
虽然从爱的最初阶段到成熟阶段还会持续很多年,但他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到关心他人的乐趣,并能感觉到由爱唤起的力量。
【2】母爱与父爱
母爱:
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人们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在人没出生以前,跟母亲的关系最密切,那时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这种关系在婴儿出生以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母亲体外生活的婴儿,还是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
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不再像以往那么紧密,而与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父爱:
母亲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资源。
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很像。
父爱有消极的一面,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母爱与父爱的区别:
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
父爱会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将同时拥有母亲和父亲的良知。如果他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如果人能够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以致最后能将两种关系综合起来,就标志着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
爱不是一个人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私。
然而,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情取决于对象,他们不把爱情看作一种积极的行动、灵魂的一股力量,他们认为只要找到爱的对象就行。
依据爱的对象不同,爱可分为: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
4.掌握爱情的艺术还需要其他特殊条件:
(1)克服自恋。自恋倾向是人的一种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体验到的现实只是内心活动,主要是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对他们来说,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身是不现实的,只有对他们有利或者威胁他们的事物才有意义。
(2)保持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对人和事物持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有无客观性和理智是学会爱的艺术的一个关键性条件,人们应该对所有与自己有所接触的人都能保持客观和理智。
(3)要以信仰为基础。要区别合理的信仰和非合理的信仰。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从一种非理性权威的信仰,比如信仰一个人或者一种思想。合理的信仰是指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的信念。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
(4)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活动指人的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在思维、感觉、看和听的活动中保持清醒、警觉和开放的状态,是学会爱的艺术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爱意味着是对每一个人有一种关爱的态度,那么爱必须不仅仅出现在我们对自己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中,也必然能在同与我们的工作、职业有关的人的关系中找到。
要使人具备爱的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的最高目标。经济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如果爱情确实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令人满意的回答,那么排斥爱情发展的每一个社会,最终都要因其对抗人的基本要求而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