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5类心理营养
发布时间:2022-12-16 14:54:31世上有一种娃叫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的孩子总是特别乖巧、听话,懂礼貌;而自家宝贝任性,自私,磨蹭,粘人,爱哭......
都是一样出生长大的娃,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相信许多妈妈的心里总有一个这样的疑问!
其实,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应对,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了阴影。孩子缺乏“心理营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危害很大。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么做才能为孩子补充心理所需的“营养”呢?
第1个营养: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来看一个父母与孩子相互打分的视频:
满分为10分,当妈妈给孩子打分的时候,结果,所有的妈妈给自己的宝贝打的分最高只有8分,没有一个得满分的;而反过来,当孩子们给妈妈打分的时候,结果妈妈们全都得了10分以上。
不知道身为父母的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触?
我们总在说,我们有多么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却总嫌弃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我们常常忘了,真正的爱是爱孩子的一切,他长得不够好,他总是拿不到第一……或许他不够完美,但他是独一无二的,永远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调皮捣蛋,经常犯错,不过父母从没打过他,只要犯错就让他写检查,而且要求他每次都不能重样。
小学时,因为跟老师起了争执,还在教室里引爆了十来个炮仗,老师当场气得大喊:“郑渊洁你被开除了,你给我滚出去。”
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的郑渊洁,在父亲来学校把他领回家之前就提前把检查写好了。可是没想到他居然把那篇检查给写成了小说,有悬念、有人物、有伏笔,真情实感还能把人看出眼泪来。
父亲郑洪升来学校接儿子时满脸乌云,不过看着儿子的检查,脸上的阴霾就渐渐散去了。也就是从这篇检查开始,郑洪升发觉儿子可能有搞文学创作的潜能。
被学校开除的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郑洪升就对郑渊洁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在郑老爷子的言传身教下,郑渊洁走上了创作之路,渐渐成长为众人皆知的“童话大王”。
最“完美的”父母,就是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世上没有完美的大人,当然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最“完美”的父母,就是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烦恼,一起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慢慢帮他改掉不完美的部分。
在这样一个充满安全、被充分尊重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吸收到了足够的心理营养,他才有可能不害怕分离,不会怀疑自己,才会拥有自信,才会相信自己始终值得被爱并拥有爱的能力。
第2个营养:生命至重
这两天,朋友圈都被空姐被网约车司机杀害的新闻给刷屏了。网友们深深为这样一个才21岁的年轻生命而痛惜,不少家长也由此引发了对孩子生命安全的思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安全是他们需要接受的心理营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小的时候都会有这种经历,爸爸妈妈让我们跟陌生人问好,有些还会让抱抱陌生人或者亲亲我们并不熟悉的叔叔阿姨。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为孩子的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这些举动会让孩子理解为“身体不是我自己的”。让孩子从小明白“身体是自己的”,在面对一些他们有伤害的举动才会勇敢说“不”。在被伤害之后才会及时告诉家长避免伤害的加重。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好人,但这样做能让孩子更加珍视自己。
所以,给孩子的安全第一课,就是告诉孩子“身体是自己的”,对陌生人一定要保持警惕性。
第3个营养:足够的安全感
科学研究证明:孩童时期的安全感,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遇事不惊慌失措,能较好地融入与同伴的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社会回避、自闭、性格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
爸妈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对孩子动辄大声斥责、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挖苦讽刺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故意强调孩子的不足……这些做法都很容易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0~3岁是婴儿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孩子3岁之前安全感的建立,将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以下做法将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和谐的家庭关系
拥有一个温馨宽松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他饿了有的吃,冷了有的穿,还有父母给予的充分的亲情陪伴,孩子的安全感也会变得更加稳固。
充分的陪伴
父母哪怕再忙,每天也要至少抽出10分钟来和孩子在一起,讲故事、做游戏、手工,甚至只是聊聊天,孩子的安全感会变得更加稳固,亲子情感也会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容许孩子哭泣
孩子总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委屈甚至哭泣,这时孩子哭泣只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寻求一些安慰。不要禁止孩子哭泣,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允许孩子粘你
孩子爱粘着父母,说明他感觉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他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只有最大限度地给他情感的满足,才能让他感觉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爸爸妈妈都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从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第4个营养:肯定、欣赏、赞美、认同
“妈妈,今天老师给了我6颗五角星!”
“嗯,还不错。你们班有几个拿这么多五角星的啊?"
“还有两三个吧!”
“是谁啊?我记得某某和某某都很厉害的……”
孩子本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认同,却不料父母总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这样的对话让满怀希望的孩子伤得体无完肤!
看到竞争激烈,父母们总是充满了焦虑,希望鞭策孩子不断进步,生怕一夸孩子就不够努力。然而,这样做只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然而,缺乏这个心理营养,孩子会变得追求完美,要求很多,想的很多,行动力却很差,同时也会觉得自己很无能,自我价值感很低。
不要怕,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大的依靠。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做一个倾听者、陪伴者和引导者。
他有优点和进步,不要吝惜您的赞扬,大方地对孩子说:“你很好,你是最棒的!”他有不足也不要过于苛刻,耐心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鼓励他们接受挑战,让他们快乐勇敢地长大。
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爸爸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份量都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很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他会非常高兴。
第5个营养:选择的自由
徐静蕾是娱乐圈少有的才女,精通诗词歌赋,书法更是了得,这全得益于她父亲小时候的魔鬼训练。但她长大后却发自肺腑地说:“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不要管我。”
父亲的严厉给徐静蕾留下很深的童年阴影。长大后,为了弥补童年的缺失,徐静蕾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我和爸爸》,她用艺术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爸爸,温柔、和蔼,给女儿无条件的爱。
我们很多父母都习惯于替孩子做选择:
买玩具,只选那个你认为孩子没有的,或者更“值”的,而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
读书,只让读那个你认为有内涵的,能够帮助学习的书籍,而不是真正吸引他的;
别家的孩子学钢琴围棋芭蕾游泳,必须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一个……
这样做,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都应当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人生的权利,便如同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尊重、自由的种子。
父母从小就要“训练”孩子自己选择,小到从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再到做事情用哪套方案。时时提醒自己:不为孩子决定、不强迫孩子接受、不代替孩子执行。
孩子成长需要的心理营养,能从小开始当然最好,但只要父母意识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不过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就需要父母付出更大的耐心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