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普>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

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

发布时间:2022-12-15 10:05:41

说话作为一门艺术,在时代上永不过时。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如果一个人能有一张“会说话”的嘴,那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甚至别人的命运。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由他的幼子孝成王继位,因为孝成王年纪太小,所以就有赵太后代理朝政。秦国一向野心颇大,现在赵国国势动荡不安,秦国怎能放过这个机会。很快,秦国便攻下了赵国的三个城池。这个时候,赵太后坐不住了。

于是,赵国向一向跟自己交好的齐国求救。在那个时代,两国交好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没有空手套白狼的好事儿。齐国趁着赵国向自己求救的时机,提出了要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做人质的要求。这孝成王的弟弟是赵太后的小儿子,也是赵太后最偏爱的一个儿子。她怎么能舍得让自己的爱子去做人质呢。于是她迟迟不肯答应齐国的这个要求。

如果没有齐国的援助,赵国很可能撑不过去秦国这个坎。赵国的大臣都非常的着急,但是去劝谏赵太后的人都被骂了回来。这时,赵国的老臣左师公触龙前来求见赵太后。赵太后已经做好了要撵触龙出去的准备,谁知道,这触龙不按套路出牌。刚开始,他只字不提人质的事,而是和太后拉起了家常。

触龙对赵太后说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触龙说到自己太宠爱自己的小儿子了,以致于小儿子这么大了也没学到什么本领和能耐。后又说到赵太后对长安君的宠爱不如对燕后的宠爱。燕后是赵太后的女儿,当初燕后出嫁时,赵太后伤心的哭了很长时间,并且经常为祈祷燕后。她祈祷燕后能突破困难,多生育子女,子女做了国君,燕后自然能老有所依。赵太后所祈祷的这些当然都是为了燕后的将来打算。说到这儿,赵太后恍然大悟。

于是赵太后对触龙说“还是你了解我呀,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个好前程呢?”

触龙又说到:“那为什么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到头来都没有好的结果呢?“赵太后摇了摇头,感到很疑问。

触龙接着说到:“因为国君的儿子被封侯都是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而他们真正对国家有贡献的几乎没有。如今,太后您也让长安君身居高位,还让他掌握着重要的权利,如果不让他趁年轻对国家建功立业,那将来又如何在赵国立足呢?”

赵太后听完触龙这些话,瞬间醒悟过来,主动提出答应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也是说到做到,在齐国的支援下,赵国顺利脱险。

从古至今,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都很有效,譬如触龙说赵太后

当然,也有的人说触龙并没有对赵太后说过这些话,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真假或许真的无法判断。但是说话这门艺术却是永不过时的。

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