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探讨体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2-12-05 19:01:11在竞技场上具有决定性的,究竟是肉体,还是心灵?
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女子体操夺冠大热门拜尔斯突然因为心理原因退出大部分比赛,奖牌最终收获寥寥;在08年奥运会上,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只需要在最后一枪打中6环便可以夺金,然而他却意外脱靶;在4年之后的伦敦奥运会决赛上,他在只要拿下8环便可以夺冠的情况下,居然又重蹈覆辙!
西方有谚语“人不能够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然而在2000年的欧洲杯半决赛上,荷兰队却先后罚丢了5个点球;而在2014年世界杯上,主场作战的夺冠热门巴西队居然在7分钟内连丢4球,最终不可思议地以1比7在家门口狂败于德国队……
自古以来各体育赛场上时不时出现逆转、爆冷、惊叹与神奇,由此说明了决定胜负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更高、更快、更强,同样还有心理层面是否能够跨越自己的“阿克琉斯之踵”;而赛场上出现的各类现象,往往能够通过一些心理学理论来解释。
今天,就让笔者通过一些运动场上发生的事情,引发体育迷们对于心理学的兴趣与思考。
条件反射理论
提出者:
巴甫洛夫/斯金纳等(20世纪20/30年代)
心理学分支:
行为心理学
概括:
从外部角度来看,人的行为可以用“刺激----应答”的角度论证。
体育场景:
在1986年世界杯法国对巴西的比赛中,法国队第一分钟的犯规就被裁判严厉口头警告,裁判警告的“刺激”导致双方球员在余下比赛中以谨慎的小幅度拼抢动作作为“应答”,本场比赛由此成为史上最最文雅的世界杯比赛之一,唯一的黄牌出现在比赛的最后一分钟。
在2006年世界杯葡萄牙与荷兰的比赛中,葡萄牙球员开场5分钟就以恶意犯规放倒荷兰球员,然而裁判对于这个犯规视而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裁判对于严重犯规视而不见的行为似乎是在“默许”双方类似的动作,由此“刺激”了两队在比赛中频繁使用危险动作,场面失控的比赛最终以4人被红牌罚下而混乱收场。
认知失调理论
提出者:
费斯汀格(20世纪50年代)
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
概括:
一个人行为与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人会有各类认知改变的可能性。
体育场景:
一个正在减脂的运动员,有一天突然忍不住吃了一包炸薯条。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为了解决心理上“要减脂”的想法和“吃薯条”的行为之间的矛盾,该运动员可能会产生下面其中之一的心理活动:
1:补充认知,从而解释自己的行为
(“吃薯条是会胖,但是我只吃了一包,没事”)
2:增加积极的认知
(“也许薯条其实对减脂有好处也说不定呢?”)
3:否定两种认知之间的关联
(“吃薯条会胖?还没有最权威的论证吧”)
4:归结于外因
(“吃薯条是因为今天太忙没时间做饭,其他的饭店又等的太久,所以才跑来吃洋快餐”)
5:完全更改自己的认知
(“我发觉,我并不想再减脂了”)
皮革马利翁效应
提出者:
罗森塔尔(20世纪60年代)
心理学分支:
行为心理学
概括:
“说你行,你就行”。越有影响力的外界额外期待,会对被期待者的表现越有积极的作用。
体育场景:
在98世界杯赛前夕,没有任何媒体看好新军克罗地亚队,除了克罗地亚本土媒体《晚报》----他们特意写了一篇叫做“格子军团将从法兰西凯旋”的文章,预测世界杯新军克罗地亚队最终能够杀进前四。在民众的调查中,有超过7成的球迷认同了该文章的观点。要知道,克罗地亚是首次晋级世界杯比赛。
在世界杯中,受到鼓舞的克罗地亚队不仅成功小组出线,还在淘汰赛中3比0战胜当时的足坛劲旅德国队,而在季军争夺战中战胜另一劲旅荷兰队,首次参加世界杯便拿下季军。说他们行,结果他们还真行了!
光圈效应
提出者:
戴桑克(20世纪20年代)
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
概括:
“爱屋及乌”,当人(或物)拥有单方面优点时,人们往往会假设该人(或物)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
体育场景:
2002年,当2米01的英格兰队前锋克劳奇上演职业生涯首秀时,对方教练朝场上队员大喊:小心他的头球!
然而,身材和头球能力,罚球和远投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因果关联。对方只是因为克劳奇有长的高的优势,通过“光圈效应”误以为他的头球一定好。要知道2米01的中锋克劳奇在职业生涯中进球最多的形式,居然是脚下射门进球,尽管他的身高偶尔会让队友看起来像个孩子……
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心理学还有其他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解释与预判生活中的现象,对于竞技场上发生的事情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