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哥尔摩症是表明人类可以被驯化的吗
发布时间:2022-11-30 19:20:10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人质情结,是指受害者,比如被绑架的人和绑架他的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竟然开始认同他,甚至会爱上对方。
根据美国FBI的犯罪档案分析,在将近8%的绑架案中,被害者会呈现斯德哥尔摩侯症群的反应。
为什么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到底在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什么事?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的银行闯进了两名抢匪,他们挟持了银行的四名职员,与警察了对峙了将近六天。
其间,两名抢匪一度想冲出警方的封锁线,发生了枪战。
意外的是,这三女一男的人质在过程中竟然帮助歹徒逃跑甚至掩护他们,为绑架他们的人挡子弹。最终两名抢匪落网,结束了130个小时的人质危机,这些受害者从银行中被解救出来。
但几个月后他们依然流露出对绑匪的同情,不但拒绝在法院指控两人,还为他们筹律师费,其中一名女银行职员甚至还与其中一位歹徒订婚。媒体后续的追踪报道,让世界的民众都惊呆了。
于是就有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个名词,当我们回顾这个过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特点。
加害者捆紧了受害者,并且威胁了受害者的生命安全。但加害者有时候却显出仁慈的一面,表示自己不是真的想加害人质,他们只是想抢钱,他们是不得已的。
这些人质接受到了来自挟持者的微小善意,从而产生被给予生命的感激。矛盾的地方在于正是这些绑匪致人质于险地的。
这跟古代帝王专制下的臣民的心态很类似,暴君略施小惠就是给人民天大的恩赐。甚至看古装剧在电视机前面的我们都有点感动了,忘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集权逻辑,反倒是君王的恩赐,让我们开始肯定君王的角色。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另一个案件中有另一个常见的特征,即患者会经历被低幼化的过程。
被害者被限制自由,并且像是严苛的父母对待小孩子一样,未经允许不能吃饭、说话或者上厕所,这就使患者回到了一个类似婴儿的状态。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选择最靠近他们,最有利的成员身上,使自己的生存最大化。
这种依附在身边最有权力的人身边的反应,可能也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这是远古时期存留下的心理现象
研究指出,虽然男女都有可能得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但女性的比例偏高。除了女生心地软,比较容易感动之外,一名以色列军事历史学家还指出这是少数远古时代存留下来的心理现象。
在狩猎采集的时代,女性市场被临近的部落绑架,或融入该部落,进而结婚生子,产出下一代。
这种绑架强奸的致病暴力化为生命的本质冲突,或许可以用来解释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心理冲突,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女性发展出这种为存活而适应的心理特征。
我们可以看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总是有权力关系的不对等。从银行里的人质和绑匪,继而推到家暴案例中受虐的妇女对丈夫的依赖,或任何有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经历三个阶段。从恐惧加害者,到同情加害者,最终认同加害者。
像一个被家暴的妻子,因为她看到了丈夫施暴后的回忆,或情绪失控后的脆弱,从而开始同情他。这时,如果她又被洗脑,会觉得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让对方那么痛苦,痛苦到不得不施暴。
合理化暴行,是为了借由加害者让自己感觉不再受到威胁,最后竟然变成一种自我定义----就是因为我这样,我才会被打被骂。这就是所谓的创伤羁绊,加害者和受害者变成同谋,从而不再有受害者。
除了聆听和陪伴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接受患者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受害者对加害者说辞的反复,不要急着去找出矛盾之处,因为反反复复可能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这种案例在性侵受害者身上尤其明显,受害者对强暴他的人产生某种爱意,却又和真正的爱情有所不同,自己和对方都爱恨纠结。
我们需要先提供一个让患者感到安全的环境,再慢慢地逐步拆解他纠结的逻辑,让他理解他的选择甚至他的感情也是一种为了生存不得已发生的反应。
同时也要小心不要过度批评否定加害者,因为患者同情的可能正是加害者本身孤立的处境。如同《美女与野兽》那个故事中,美女贝儿看到村民围攻野兽的时候,也就是她更确定自己其实是爱上野兽的时候。
当然那是虚构的故事,不过想一想,岂不也是个一开始原来是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关系,但后来成为true love的关系吗?而且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完电影还会认同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