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恐惧症 孩子怕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11-29 16:04:31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在不安的世界里,给自己安全感》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怕黑是人类从远古传下来的一种基因中的集体遗传。在黑暗中,人的视力将基本丧失功能,看不到近旁是否有猛兽潜伏,看不到周边环境是否安全,看不到如果有危险,同伴是否能出手相援,至亲是不是能安然逃脱……在暗黑中,人被抛入孤独和恐惧之中"
黑暗是如此的可怕,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恐惧,包括孩子。
大部分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孩子会使用浑身解数拖延,他会告诉妈妈,他怕黑,不想独自在黑暗中睡觉。孩子为什么害怕黑暗,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孩子怕黑的原因
怕黑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当然有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有的孩子几乎没有表现出来。日本著名育儿专家松田道熊关于宝宝怕黑的原因给出了以下五种可能。
1、身体发育
随着精神生活的发展和孩子的想象力,对黑暗的恐惧出现在两岁左右。这个年龄是孩子整合的时代,他可以同时感受到积极和消极,比如"我爱我的母亲,但是当她骂我时我讨厌她"。
心理学家和幼儿专家沙陇说:"当孩子发现自己独自在黑暗中,面对自己,面对他的思想时,他们的爱和憎恨会变得更加的激烈,这两种感觉产生的矛盾升华后,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恐惧,表看看来就是对黑暗的恐惧。
这确实是想象力落实的时期。在阴影和可能的噪音面前独自躺在床上会很快让你的孩子感到恐惧。但这种感觉完全正常,是他心理发展的一部分。
2、害怕孤独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孩子跟妈妈说"我怕黑"的时候,大部分是他们一个人呆在房间的时候。如果周围有人培养,孩子对黑暗并没有特殊的恐惧。因此,孩子害怕黑暗,是因为他要独自一人待在他的房间里,没人陪伴。当一个孩子跟父母在一个房间的时候,不管多么黑暗,他都不再害怕。这说明孩子们的黑色恐惧只是表象。
大约2岁时,孩子意识到睡觉是与父母分离的时刻。然后会发展出对"黑色"的恐惧。它实际上与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
这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时期的正常反应。通俗地讲这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跟母亲待在一起,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儿童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有喜欢跟母亲在一起,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在黑暗中,孩子看不到母亲,意识到他不是母亲关注的中心,内心自然会产生恐惧。
在本质上,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是对孤独的恐惧,是对跟他亲近的人分离的恐惧,而不是对黑暗本身的恐惧。
3、分不清虚拟和现实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琳琳是一个两岁的女孩,有一段时间,琳琳一到了晚上,就跟妈妈说,房间里面有个小怪物,她很害怕。妈妈为了安抚女儿,把房间的灯全部打开,让孩子看一下,等到确认并没有怪物的存在后,妈妈又熄灭了灯。可是,在黑暗中,孩子又说房间有怪物。
在黑暗中,孩子可能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房间的物品,他的思绪就开始跳跃,白天或者以前看到过的任何物品都可能出现,这是他们的想象力在作祟。他们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拟,经常把想象中的物品当成眼前看到的,这也是造成孩子怕黑的原因之一。
4、焦虑的反应
著名育儿专家李跃儿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三岁的女孩彤彤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听白雪公主的故事。彤彤每天晚上要妈妈给她,但是,也在这同一段时间,孩子每天半夜从哭叫中惊醒。后来经过咨询专家,妈妈终于找到了原因:孩子害怕故事中的巫婆,这让孩子每天做噩梦。
后来妈妈改编了故事,然巫婆的形象消失了,孩子倒也奇迹般地好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大部分是来自故事推动的恐惧。任何人给他讲述的"狼群","食人魔"和"巫婆"都可能是他害怕黑暗的原因。当孩子睡觉的时候,这些奇妙的角色再次出现并困扰着他的噩梦。
5、其他原因
另外,一个复杂的环境,家庭关系的紧张,一个举动或另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到来都可能会加剧这种"对黑暗的恐惧"。
克服孩子怕黑的四种方法
孩子怕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敢独自睡觉,黑暗中醒来会很难入睡。儿童专家马塞尔教授在2015年出版的《养育孩子》一书中,提出了五种可以让孩子克服怕黑的方法。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怕黑的迹象,那么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
1、避免完全黑暗
孩子怕黑,所以就不要让他们待在黑暗中! 简单的措施将有助于克服对黑暗的恐惧:那就是开灯!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第一个武器就是夜间使用小夜灯。因此,如果他醒来,灯亮了,孩子会看到他熟悉的一切,然后可能继续抱着他心爱的毛绒玩具继续睡觉。
但是如果听到孩子半夜哭泣,最好的办法是起床,打开房间的灯光,四处看看,让孩子明白他是安全的。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安慰。
2、鼓励他倾诉害怕黑暗
聆听并请他说出令他害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告诉你在衣柜里躲藏了巫婆,你要反过来证明给他们看并没有。跟孩子一起,检查房间,包括柜子,床下,告诉他们"你看,什么都没有!""巫师和怪物只存在于书中,老虎生活在丛林中,我们的房间是安全的。"在书中,马塞尔还建议,家长还可以把灯熄灭,拉着孩子的手,在房间走一圈,这样可以更好地克服孩子的恐惧,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使用一个手电筒。
还有育儿专家建议,白天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把他恐惧的事物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家长跟孩子一起消灭他,也就是撕纸。 父母在孩子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必须绝对重视他们的孩子。当他要谈论他的恐惧时,父母可以问他是什么让他害怕。接下来,让孩子选择一个解决方案,父母照着孩子的解决方案去做 ,效果是很好的。
3、给他信心
龙应台在一次报告中讲过一个孩子成长的小事故。自己的儿子在一段时间非常怕黑,他只用了一个方法,就帮助孩子消除了恐惧,就是给孩子自信。在那段时间,龙应台经常告诉儿子"你是勇敢的,你最喜欢的英雄都是肌肉发达的,钢铁侠,蜘蛛侠或蝙蝠侠不会害怕任何事情"
卢梭说过:自信是战胜一切恐惧的有力法宝。
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也是一种让他放心的方式。鼓励他们,不但可以让孩子战胜对黑暗的恐惧,还可以让他们在意志品格都得到锻炼。
4、睡觉前给他读一个积极的故事
三岁半的琪琪最近也开始对黑暗产生了恐惧,琪琪妈妈使用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讲绘本。妈妈选择了《怕黑的熊宝宝》,每天晚上给孩子讲。几天过后,琪琪终于变得跟熊宝宝一样勇敢了,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可以独自待在黑暗的房间内。
孩子们喜欢在睡觉前听故事。但是,最好别选择那些怪物和女巫的故事,除非它们是出现在告诉孩子设法克服自己的恐惧一本书里。否则,选择一个快乐和积极的故事,这会有效地帮助矮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
家长常见错误的做法
面对孩子怕黑时,这两种做法不可取:
1、说"没什么!"
有一个朋友,从小就怕黑, 父母总是说"没什么,不要怕"。在他内心,对黑暗的恐惧就从来没有被化解过,等到成年后发展成为"黑暗恐惧症"。每天到了晚上,就特别的恐慌,及其地焦虑,会产生很多莫名的想法。
很多父母以为轻描淡写的跟孩子说"没什么",会淡化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就像夫妻二人有了矛盾,两人都避而不谈,最后矛盾会越积越深。孩子对黑暗的恐惧也是如此。父母说"没什么",也许表面会安慰孩子,但是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并没有消失,也许还会影响一生。
2、使用激将法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怕黑,会说"怎么这么没出息",试图用激将法让孩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但是父母忽略了,这种说法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父母必须小心,不要因为安抚方式不当,让自己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激将法,在解决孩子怕黑的问题上,不可取。
孩子怕黑,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怕黑的原因,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去克服。一点一点地,孩子会逐渐长大,总有一天,他们不再需要这些方法,他们会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获得自信,能够独自呆在自己的黑暗的房间内。